镜头三:“未曾料到的是 , 一家粉面店外竟对称地熟睡着两条狗 , 一黑一白 。 狗的身量长短、眠卧姿态差不多一样 , 两头相对 , 四肢侧放 , 像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外 , 只在中间横额地带留出一段可以让顾客进出的空白 。 老街人悠闲的生活氛围 , 连狗都变得慵懒了 。 而另两只猫 , 则更懂得享受生活 , 它们索性把自己安顿在弹花匠叠成的棉絮堆里 , 枕着舒适 , 背靠背地做着柔软的梦 。 ”
镜头四:“猛觉得有一种断断续续的金属击打声在街口游荡 。 走近一看 , 才知那声音是从一簇鲜红的火焰里生长出来的 。 一间孤独的铁匠铺 , 加上一位雕塑般的老人 , 构成为大都市里见不着的行为艺术 。 ”……
认真分析这四段文字 , 会发现作者每一段均采用短焦的近体特写慢镜头 。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则采用蒙太奇似的镜头切换方式 。 这些文字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古镇绣花的老年妇女 , “杨家酱”店铺及老板 , 熟睡的狗和猫 , 铁匠铺里雕塑般的老人 。 每一段既相对独立 , 又相互关联 。 作者从这种多次切换的短镜头入手 , 把古镇的人和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 恰似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立体画面在自然流动 , 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 透过作者巧妙的镜头 , 读者不仅能产生“如在画中游”的奇妙美感 , 还能充分体会到古镇人勤劳、淳朴、从容、祥和的精神风貌 。
文章结尾部分 , 作者在描写自己见闻的基础上 , 还升华出他独特而又丰富的关于历史、关于地理、关于生与死的诸多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生命体验 。 比如说 , “这些智慧、勤劳的碎末会冷却下来 , 沉寂为历史文化的碎片 。 我们就是来寻找那些碎片的人 。 以后 , 我们自己也将成为碎片微尘 。 在锤声丁丁当当的叹息里 , 在火光闪闪烁烁的变化里 , 一茬人走过去了 , 又一茬人来了 。 ”
又比如 , “老街之有趣 , 就在于它的这种街景的随机性、多样性、变化性 。 淳朴厚重的平民气息 , 亲切随和的人情味儿 , 构成它自有的历史气场与现实节奏 , 那是一种驳杂里的平淡 , 琐碎里的集中 , 纠结后的从容 , 苦涩后的微甘……”
这些感悟 , 不但发人深省 , 而且毫无枯燥乏味的说教 。 它们是具有强烈的镜头感、画面感和浸透了人文关怀情感的生动叙述 , 让读者感同身受 , 心领神会 。
阅读《与一条老街的抵足长谈》 , 我之所以感慨万千 , 浮想联翩 , 是因为这些年读过了不少人泛泛而谈 , 索然无味的文章 , 既没有细节 , 也毫无美感 , 令人心生厌倦 。 张劲老师的文章却能通过强烈的“镜头感” , 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 鲜活地再现给读者 , 让读者赏心悦目的同时 , 还能引发诸多联想和思考 , 深刻感受到作品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 。
那么 , 张劲老师的文章 , 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镜头感呢?掩卷沉思 , 我总结出下面三点原因 。
一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眼睛“拍视频” 。 无论是自主旅行还是应邀采风 , 张老师都喜欢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察身边的场景 , 像拍视频一样 , 抓住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 再用恰当的文字把他表述出来 。
二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耳朵“录音” 。 除了喜欢观察 , 张老师还喜欢听 。 无论是聆听当地民众介绍风土民情 , 还是聆听人和动植物的各种发声 , 他都喜欢 , 且把感兴趣的声音素材 , 像录音一样 , 用文字的形式储存下来 。
三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鼻舌捕捉味道 。 无论走到哪里 , 张老师都喜欢用鼻子去闻各种味道 , 用舌头去感受酸甜苦辣咸 。 当某种气味或味道 , 让他想起曾经的往事或某个场景时 , 他就会马上记录下来 。
- |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丨胡革平:凝聚文学湘军力量,擦亮湖湘文化名片
- 粽子|冯衍华原创丨时光里的端午(散文)
- |散文|菜地记略
- 当代散文|当代散文|没有“婚纱照”的合影
- 端午节|当代散文|端午节吃鸡蛋
- 裁员|职场如何做好销售,销售的步骤,浅谈销售技巧
- |散文|郝桃焕:麦稍黄,女看娘
-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浅谈日本仕女画
- |书写兵团 初心不改——散文集《兵团情》读后
- 散文|文坛新星|端午乡韵(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