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一条百年龙舟“东坡号”的新生( 二 )


现在 , 新“东坡号”回到车陂村的龙船坳里休息 , 等待下一次活动再亮相 。 无论是村民还是龙舟师傅 , 都盼望着疫霾早日散去 , 水面再现龙舟驰骋的热闹景象 。
【龙舟|一条百年龙舟“东坡号”的新生】延伸
历经千年 , 龙船景参与塑造了广州
春去夏来 ,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与龙舟师傅、村民深入交流 , 倾听他们与龙舟的故事 。 言谈之间 , 他们所流露出的喜爱与坚持 , 展现了龙舟在广州深厚的群众基础 。 事实上 , 龙舟是广府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龙舟在广州这片沃土上“遍地开花” 。
当前 , 面临疫情考验 , 赛龙舟等大型活动暂停 。 但是 , 这没有降低大家对龙舟的热情 , 起龙等各项传统仪式在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进行 , 龙舟翻新、维修、制作工作持续不断 。 这项源自古代的传统文化 , 历经千年浮沉 , 为何如今在广州仍拥有极高人气?
对此 ,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认为 , 可以从历史发展和龙舟本身两个层面观察 。 她常年从事本土民俗文化研究 , 曾扎根天河做田野调查 , 熟悉多个村落的龙舟历史 。
储冬爱表示 , 首先 , 要注意到历史上的广州远离中原内核文化 , 比较自由 , 龙舟等民间文化具有独特丰沃的生长土壤;珠三角地区水系发达 , “以前出门走亲访友也是靠船” 。
其次 , 储冬爱发现 ,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 龙舟文化受到的冲击较小 。 她分析认为 , 赛龙舟是集体活动 , 参与者众 , 且观赏性强 。 她曾到天河车陂村观看游龙探亲 , “宽阔的河面可以容纳百余条龙舟 , 非常宏大 。 ”江河上 , 两船相遇难免比试 , 兼具竞技性 。 她说 , 这是龙舟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
1992年 , 储冬爱从湖北南下求学 , 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 。 三十年间 , 她长期关注龙舟及相关活动 , 明显感受到规模在壮大 。 “越来越热闹 , 这也是各大龙舟赛事落户广州的基础 。 ”
在储冬爱看来 , 龙舟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 也是车陂、棠下等村落获得外界认可的重要因素 。 “当然 , 这种文化软实力不仅仅属于各个村 , 也属于天河 , 属于广州 。 ”她强调 , 如果把这些极具特色的村落去掉 , 广州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可能就不大了 , 风格各异的民间文化 , 参与塑造了这座城市 。
天河从郊区发展为中心城区 , 储冬爱见证了广州这些年的变化 , 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 “有粤剧、赛龙、舞狮 , 在这里生活是有寄托的 。 ”在她心里 , 这些就是“城市的烟火气” 。
采访人员手记
无论世事怎改 总有人在坚守
工厂里 , 木屑横飞、闷热难耐 , 每次拍摄一两个小时都觉得疲惫 。 难以想象 , 龙舟师傅们承受着何种程度的考验?
切割打磨木材、打钉、拼接木板……这些工序 , 看起来似乎简单 , 其实不然 。 木板厚度、钉子位置、接口大小等 , 都有讲究 。 每次测量 , 他们都要反复比对 , 不能有丝毫误差 。 过程中 , 我惊讶地发现 , 造一条39.2米长的龙舟 , 居然没有图纸 , 全靠经验和默契 。 黄剑挺笑道 , 大家做了二三十年 , 不需要图纸 , 就算有大家也看不懂 。 也许这就是 , 手中没有图纸 , 心中自有度量 。
受疫情影响 , 龙舟活动暂停 , 厂里订单少了 , 师傅们也清闲下来 。 这次车陂村下了订单后 , 师傅们又聚在厂里 , 动手造龙舟 。 他们当中大部分是“60后” , 上漖村人 , 年轻时入行 , 造了一辈子龙舟 。
上世纪80年代 , 上漖村是远近闻名的龙舟生产制作基地 , 聚集了近30家船厂 , 鼎盛时期有300多名工人 。 随着时间推移 , 龙舟的市场需求逐渐饱和 , 生意衰减 , 不少船厂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