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石峁人群从何而来?与陶寺人群有何关联?古基因组最新研究揭秘( 二 )


二是石峁文化与陶寺文化有关人群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联系 。 古基因组研究发现 , 石峁人群与同时期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古人群遗传关系更为紧密 , 在这些同时期的人群中 , 石峁人群与位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陶寺人群(包括陶寺遗址和周家庄遗址)具有最密切的母系遗传联系 。
这一结果也和既往关于石峁与陶寺文化联系的考古研究结果相印证 , 同时也表明 , 在龙山时期 , 石峁人群与周边人群有着强烈而广泛的人群互动 。 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在陕北地区 , 也存在于黄河中游晋南地区 。
三是石峁文化有关人群与中国北方汉族有紧密母系遗传联系 。 这次研究表明 , 相比于中国其他现代人群 , 石峁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 , 尤其是和中国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汉族人群之间母系遗传联系最紧密 。
此外 , 在已知的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黄河流域古人群中 , 如甘肃-青海地区、山东地区、河南青台遗址以及此次研究中所涉石峁和陶寺有关遗址等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和石峁人群的母系遗传关系最近 。 这说明 , 石峁人群相比于其他已知的仰韶和龙山时代的黄河流域古人群 , 对现代北方汉族可能有更大的遗传贡献 。
结合人群核基因组和父系Y染色体开展后续研究
付巧妹表示 , 总体而言 , 这次研究利用古基因组技术探究了石峁人群的来源以及他们与陶寺遗址中人群的遗传联系和交流历史 , 从而为进一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等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
在后续研究中 ,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将与合作者一道 , 进一步结合陕北石峁、晋南陶寺等遗址人群的核基因组和父系Y染色体研究 , 以更深入了解这些人群迁徙和演化历史 , 以及石峁人群社会结构等问题 , 更多揭开史前中国北方人群的互动发展、交流融合等谜团 。
付巧妹说 , 这次古基因组研究揭示石峁文化有关人群母系遗传结构及与陶寺文化人群遗传联系的成果 , 由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共同完成 。
【基因组|石峁人群从何而来?与陶寺人群有何关联?古基因组最新研究揭秘】最新发表的成果论文 , 她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 共同第一作者包括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薛家旸、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王文君博士、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晶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戴向明研究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