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中国的考古队在陕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石峁遗址 。 石峁遗址的发现震动了历史学界 , 给中国人提供了无限遐想、猜测的空间 , 有人提出石峁遗址是黄帝之都 , 有人提出是夏朝之都 。 后来石峁遗址入选了“2012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 为什么石峁遗址如此重要?
一 , 它是中国是史前最大规模的城市遗址
所谓的史前 , 也就是文明出现、国家建立之前的时代 , 换言之就是原始社会或者石器时代 。 在原始社会末期 , 人类社会逐渐从氏族部落过渡到国家 , 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 。 在原始社会末期 , 开始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城市 , 人们将这些城市称为“史前城市” 。
本文图片
中国大约在5000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的末期 , 国家向国家阶段过渡 , 传说中的“五帝”也就出现于这个时代 。 从考古发现来说 , 中国发现的史前城市遗址有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 , 但是从规模上来说 , 是石峁遗址的规模最大 。
2019年9月 , 相关科技人员通过碳14年代测定 , 初步确定了石峁遗址的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间 , 使用的时间跨度大约为300年 。 而石峁遗址的面积大约为425万平方米 , 相当于6375亩 , 其中的城市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 。 遗址有外城和内城 , 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 , 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 。
本文图片
从城市的布局来看 , 这是一座“王城” 。 国王居住在皇城台 , 周边有比较完善的军事工程设施 。 可以说 , 石峁遗址应该是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或者国家的首都 。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 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数百件 , 其中的玉器尤其精细 。 可惜这些玉器大部分都已经流落在世界 , 大约有4000件之多 。
二 , 它处于游牧文明的范围之内 , 其中出土了众多游牧特色的文物;
石峁遗址的玉器是中国文明风格的 , 证明创造其文明的是中华民族 。 不过 , 他们到底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 , 目前还是存在争议 。 或者说 , 他们处于半农半牧的状态 。 从地理位置上看 , 石峁遗址处于中国长城周边 , 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 , 也是古代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 。
本文图片
在4000年前 , 中国的降雨量较多 , 气候更加温暖 , 长城一线分布着大量的森林 , 这里是适合农耕的 , 著名的红山文化也发现于这个范围之内 。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 , 石峁遗址的居民也同时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 , 不过总体而言应该是游牧成分偏多 。
石峁遗址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石头建筑和石人雕像 。 石峁遗址是一座石头城 , 其墙体、院落等都基本是用石头砌成 。 2015年 , 考古学者又在石城的墙体发现了20多件“石雕人面像” , 大部分是人面像 , 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者(白种人) 。
石城 , 石人 , 这就让人联想到了中国西北的石人及石棺墓群 。 在新疆的阿勒泰发现了大量的石人及石棺墓群 , 他们的时间可以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 比石峁遗址更早 。 根据考古学分析 , 这些石人文化对后来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都有非常久远的影响 。 从考古发现来看 , 新疆的文明史并不比内地“年轻” , 甚至更悠远 , 这里发现了一些5000年前的城市以及青铜器 。 从各地出现的青铜器来看 , 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是从西北的游牧民族从西亚传入的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评选活动征集进行中 网友踊跃参与
- 美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基石
- 儒家|墨家在中国为什么消失得这么彻底?
- 安丘|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食在安丘-景芝小炒肉
- 博物馆|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潍坊致力打造“百馆之城” 与历史的邂逅就在街角处
- 中国国家博物馆|皇子们的绘本|御苑妙笔——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宫廷绘画
- |珠江观潮·读懂广州|博物蓄力,缓释文化芳馥
- 深圳|30年中国看深圳,5000年中国,看哪里?
- 玉器|沈华:玉文化知识之商代玉器的纹饰特点说明
- |西安航天城第五小学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