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观潮·读懂广州|博物蓄力,缓释文化芳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 结合近几年博物馆从冷门到频频出圈 , 再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这一主题让我们思考 , 博物馆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力量?(5月17日新华社)
|珠江观潮·读懂广州|博物蓄力,缓释文化芳馥
本文图片

(资料图片)
【|珠江观潮·读懂广州|博物蓄力,缓释文化芳馥】积蓄英雄城市的凝聚力 。 如今我们去广州博物馆看展 , 馆藏的重要革命文物从玻璃窗走出来、“开口”讲故事 。 孙中山为何手书“志在冲天”横幅;广州起义红布带如何保留下来;广州解放时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故事里蕴藏着英雄城市的记忆 。
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 我们在家里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直播 , “见到”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同心圆纹玉璧 , 此时它化身为同心奖牌和同心玉璧 , 在领奖台上传递出中华民族的自信、担当与浪漫情怀 。
激发社会大众的想象力 。 日常我们去逛街、叹早茶 , 也有机会邂逅博物馆与星级酒店携手创办的美食文化沙龙 , 在“消失的名菜”等活动中 , 我们亲眼“目睹”古人的生活 , 从回味经典味道中感受到历史的力量 。
博物馆 , 博的是“物” , 蓄的是“力” 。 博物蓄力 , 首先要唤醒历史记忆 。 当城市各处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充分激活 , 人们在历史与现代的文明对话中找到久违的乡愁 , 博物馆的力量才能直抵人心 , 催生力量 。
博物蓄力 , 还要充分释放历史的力量 。 要守护文化遗产 , 让文物资源展现活力 。 有关文博单位要切实做好文物的研究、发掘和保护、阐释工作 , 尤其要及时阐释和传播已经发现文物的故事 , 策划推出优秀展览 , 让历史不再“沉睡” 。
要走进现代生活 , 让文博更有吸引力 。 比如广东省博物馆策划“鞋盒里的博物馆”项目 , 让孩子们以鞋盒为载体 , 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博物馆 。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 , 让参与者在体验和实践中不断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 。 让历史离现代生活近一点 , 再近一点 , 文物价值才能被充分挖掘 , 博物馆才能真正“活”起来 。
要创新呈现技术 , 让文化更具创造力 。 AI、VR等新技术的普及 , 为博物馆创新呈现与传播提供了更大可能 。 疫情防控期间 , 有不少人通过“云游博物馆”找到了新的兴趣与生活方式 。 文博单位要继续“开脑洞” , 借助科技的力量 ,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藏品以更多更新的方式吸引现代人“种草” , 才能更加“火”起来 。
团一大纪念馆开放、广州铁路博物馆开馆……近日 , 广州的博物馆好消息不断 , 一座“博物馆之城”正加快建设 。 市民当然希望有更多博物馆 , 但仅仅“盖”博物馆是远远不够的 。 在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有无数鲜活的故事要讲述 , 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可展现 , 我们要把故事讲好 , 让博物馆的力量持续释放 。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刘冉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采访人员: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