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二 )


|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本文图片

成化《喜报封侯》
为成化“喜报封侯”瓷残片 , 也用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 , 画着一人敲罗报喜 , 身后有一只蜜蜂 , 意即报的是封(蜂)官之喜 。
|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本文图片

嘉靖《魁星点斗》
明代嘉靖年万历年和天启年青花图案上常见一种似鬼似人的形象 , 为嘉靖年的“魁星点斗” , 魁星是古代二十八宿之一 , 被尊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 魁星形象如鬼 , 一脚向后翘起 , 形如“魁”字的大弯钩 , 只见他一手抓笔 , 一手捧斗或身边一斗(也即群星之首的北斗) , 意思是用笔点定考生的姓名 , 让其金榜题名 。
|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本文图片

万历《魁星龙虎榜》
魁星点斗的画法并非千篇一律 , 图10是明代天启年的魁星 , 只见他左手托砚右手执笔 , 在往“龙虎榜”上写名字 。 所谓“龙虎榜”一说 , 源出于唐代 ,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 , 宰相陆贽担任主考 , 录取了一批久负文名、誉满天下的青年才俊 。 其中贾陵第一名 , 欧阳詹第二名 , 韩愈第三名 。 录取后 , 有十余人很快便在政坛崭露头角 , 不过数年 , 官至台省 。 尤其是韩愈 , 虽然仕途不太顺利 , 但学问人品都被世人所称道 , 人称“道济天下之溺 , 文起八代之衰” , 在历史上留下了长远的名声 。 由于这一科所录取的人员一个个都不同凡响 , 因而 , 人们把榜上有名的青年才俊称为“龙虎榜” 。
|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本文图片

万历《魁星易经》
是天启年的魁星 , 他不抓笔砚只是举着一个牌子 , 上有“易经”二字 , 《易经》也称《周易》 ,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 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 ,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 , 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 被誉为“群经之首 , 大道之源” 。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 , 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 从本质上来讲 , 《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 。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 , 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 这块瓷片上的魁星手举《易经》 , 站在鳌头上 , 左有三星 , 右有文斗 , 寓藏的意思是:我已经预测到你将会科举点斗 , “独占鳌头”金榜题名 。
婴戏图诠释“仕途经济”
青花瓷上用多个人表现科举文化的当属婴戏图 , 亦称童戏图 。 科举是古代的政治 , “读书做官”的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 , 青花婴戏图就顺应时势地涌现出大量的科举题材 。
|看明清瓷器上的科举文化
本文图片

晚明《一甲一名》
晚明的残盘 , 画着四个小孩围着一张小桌 , 桌上有一只甲虫在爬 , 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几个淘气包在玩虫子 , 他们是在做“一甲一名”的隐语游戏 。 也就是说这只甲虫爬到谁跟前 , 谁就是第一甲第一名 , 也即是“状元” 。 自唐代第一位状元孙伏加开始一直到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 期间一共产生了800多位状元 。 殿试始于唐武则天时 , 录取三甲 , 第一甲取三名 , 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 , 第二名称榜眼 , 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第三甲录取人数不定 。 这群孩子不是在玩虫子 , 实在是占卜前程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