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雅丽
【|赵韦《国家至上》:一部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好作品】
本文图片
《国家至上》用28万多字的篇幅 , 记叙了一件“国之重器”的研制历程 , 描绘了一幅为了“国家需要”而奋争的壮丽画卷 , 树立了一群秉承“国家至上”意志的英雄们的光辉形象 , 展示了一种为了“国家强盛”而不屈奋进的伟大精神 。 从这个意义上评价 , 的确是一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好作品 。 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某些领域和题材的纪实写作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
首先 , 较为难得的是 , 这部作品有着较强的可读性 。 一般说来 , 报告文学或纪实作品 , 因要忠实于事实 , 没有虚构以及想象的成分 , 有的时候读起来会比较呆板和沉闷 。 即便是较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 , 也往往会给人一种“实而不华”的感觉 。 文学的阅读有很大需求是感官审美的 , 这是客观的需求和必然 。 但《国家至上》却较好地把理性与感性、纪实与趣味、真实与生动结合了起来 , 从而使读者能够较好地进入阅读状态 , 进而更好地完成审美愉悦 。 基于这一点 , 这部作品 , 也可以看做是一部好的故事书 , 甚至是一篇有情有义、有景有物的大散文 。
全书梳理了一条清晰的“国之重器”的研制之路 , 或者说引领读者一起沿着共和国“铸剑自强”的艰辛历程走了一程 。 在这条道路的展示上 , 作者从大的历史背景、政治形势和国际局势入手 , 充分展示了研制“国之重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 从而为之后的进程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开端 。 随后 , 作者从国家的需要和战略部署出发 , 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 , 从研制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出发 , 从参与者的个人历程切入 , 进而宏观而又细致地展示这一宏大事件的精细脉络 。 在这其中 , 我们看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和工作环境 , 感受到了一群建设者奋斗者的思想境界和崇高情怀 , 看到了一项大的事业的各个时间节点 , 也跟随着这项大的事业在不同的空间进行了辗转腾挪 。 从这个角度讲 , 全书脉络清晰、条理清晰、进程清晰、情感清晰 。
全书首先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 为了保卫新诞生的共和国 , 为了让中华民族不再蒙受欺凌屈辱 ,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利剑和坚盾 , 而且刻不容缓 。 但是在那个时候 , 新中国百废待兴、积贫积弱 , 不但在物质条件上很落后 , 而且更缺乏的是有志更有才的人才 , 所以当务之急是人才队伍的培养 。 这部作品的入手点就从这里开始 , 记叙了以邢球痕为代表的的一群热血青年 , 积极投身接受国防教育、以及他们之后跻身于国防建设的历程 。 从这个角度入手 , 不但奠定了描述事业发展进程的基础 , 而且更为凸显了在事业发展中人的第一重要性 。 也正是这样的描叙 , 让读者从认识这些英雄开始 , 进而沿着英雄的足迹 , 重温国防事业进步的漫漫而辉煌的历程 。 这个切入点看似不那么宏大 , 实则最宏大 , 只有从对人的关注和描叙入手 , 也才能更好地展示事业 。 而从这些原本对尖端装备制造也是一无所知的年轻人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 让读者看到了在理想和信念激励下人的飞跃和进步 。 正是这样的描叙 , 不但让读者对国防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 , 更加深了人们对国之重器研制艰难过程的理解 。 从描写这些年轻的学子开始 , 进而延伸到进行教学的专家前辈的追忆 , 更加深了读者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敬仰 。
- 红楼梦|《红楼梦》|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曹公意在批判晴雯不守本分
- |《梦华录》里的东京花魁张好好,历史上的她是什么样的?
- 海南|《情绪免疫》:教你如何应对干扰,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 秦腔|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现场上演百年经典《三滴血》
- |书法名帖【23】行书《临兰亭序(绢本)》赵孟頫
- 饵料|生猛蒙古鲌垂钓计划开启《钓鱼大对决》挑战黄河钓场最凶猎物
- |古龙《绝代双骄》:古龙取得最好听的名字都集中在这部作品里
- |法眼看“红楼” 深圳女法官十年研究《红楼梦》
- |天才王勃,22岁写就《滕王阁序》名冠天下,原版却藏于日本皇宫
- 贾雨村|经典重读丨对当时流行的才子佳人戏,《红楼梦》是不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