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秦腔现代戏《血泪仇》 , 就是省戏曲研究院首任院长马健翎创作的 , 1943年由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次演出 , 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 当时下设秦腔团(一团)、青年团(二团)、眉户碗碗腔团(三团)和小梅花秦腔团(四团)及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演员演奏员培训班等机构 。 主要演出剧种为广泛流行于西北的秦腔、眉户、碗碗腔等 。 艺术实力雄厚 , 人才荟萃 , 名家云集 , 拥有李正敏、任哲中、刘易平、田德年等知名老艺人和杨凤兰、段林菊、马友仙、郝彩凤、李瑞芳、蔡志诚等一大批年轻新秀 。 可以说 , 省戏曲研究院是陕西最高级别的艺术团体 。
南大街剧场是省戏曲研究院的“实验剧场” 。 新戏、移植戏都首先在这里演出 。 上座率非常高 , 天天上演 , 场场爆满 。 节假日还有日场、夜场 。 两侧的站票区 , 也被戏迷挤得满满当当 。
后来 , 在西大街西段路南建了座现代化的“省戏曲研究院实验剧场” , 南大街剧场从此就结束了它的使命 , 后来被拆除 , 原址建起民居 。
李正敏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男旦演员 。 他演的《五典坡》 , 把秦腔的唱腔艺术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 被评为“歌喉婉转 , 余音袅袅 , 回肠荡气 , 耐人寻味” 。 他独特的演唱风格 , 被群众称为“敏腔” , 享有“秦腔正宗”的崇高声誉 , 在秦腔界是名副其实的大师级演员 。
任哲中在《周仁回府》中演的那可真叫绝了 。 周仁在戏中受的冤枉最深、牺牲最大、命运最惨 。 每场戏中 , 观众一直为他屡遭奸贼陷害而提心吊胆 , 为保护嫂嫂献了妻子 , 却遭到忠臣和杜文学误会 , 特别是在最后 , 他被杜文学的衙役打得皮开肉绽 , 一瘸一跛来到妻子墓前 。 当杜文学知道真相后 , 夫妻追到坟前 , 周仁面对此情此景 , 叫了一声:“哥哥!嫂嫂!说是你们都团圆了!”回头扶着墓牌 , 一声“妻呀——”一下子扑倒在坟前 , 那场景简直让人撕心裂肺 。 任哲中那略带沙哑的嗓音 , 更显激越慷慨;痛不欲生的表情 , 不是真哭胜过真哭 。
上世纪50年代 , 省戏曲研究院排演的《梁秋燕》在全国唱红 。 很多外地剧种都“移植”了《梁秋燕》 , 陕西的市县剧团几乎家家都排演《梁秋燕》 。 上世纪50年代初期 , 我在南大街剧场观看《梁秋燕》 , 那是李瑞芳演的 。
李瑞芳在剧中成功扮演了纯朴天真、勤劳坚强的女主角梁秋燕 , 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赞誉 , 群众中曾流传有“看了《梁秋燕》 , 三天不吃饭 。 不看《梁秋燕》 , 枉在世上转”的佳话 。 演出中掌声不断 , 特别是站票区的戏迷 , 掌声最为热烈 。 有的痴迷小伙 , 一高兴就把食指和拇指捏在一起 , 塞进嘴里打起响亮的呼哨 , 剧场随即就会沸腾起来 。
李瑞芳以演现代戏见长 , 其浑厚圆润的嗓音 , 俊秀端庄的扮相 , 真切充沛的感情和丰富多彩的表演技巧 , 使观众叹服 。 梁秋燕也成了很多后生心中的偶像和梦中情人 。
《梁秋燕》的走红 , 有它的必然性 。 当时 , 正值我国新婚姻法颁布 , 数千年的封建婚姻顽疾令人深恶痛绝 , 所以反对买卖婚姻 , 提倡自由恋爱是深得民心的 。 加之梁秋燕剧情符合社情民意 , 演员们演技非凡 , 感动和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人 , 成为推动婚姻自由的典范和强大动力 , 所以 , 它的走红以及长演不衰 , 是自然而然的 。
省戏曲研究院在现代戏创作方面 , 卓有成就 。 上世纪50年代 , 不仅《梁秋燕》一炮走红 , 后来排演的《两颗铃》《鹰山春雷》《杏花村》等 , 在西安同样名声大振 , 久演不衰 。
- 山东省|大学生自述:我“月薪3万”,是因为有3条就业本钱
- 浙江省|陈某志哥哥发文:每个人都有女儿,谁告诉你的?
- 招聘|2022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报名人数会公布吗
- |甘肃省艺术系列职称评审成果展在兰开幕
- |湖北全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重要活动都在这里
- |厦门新增14个 省级非遗项目
- |四川遂宁金鱼村顶级宋瓷即将亮相浙江省博物馆
- 招聘|2022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综合知识考什么,有公文写作吗
- |曾长期在浙江工作的副省长,写了篇美文深情推介家乡酒
- 山西省|退休后,学会隐忍,不要去招惹这几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