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理|省戏曲研究院南大街剧场

|西安地理|省戏曲研究院南大街剧场
本文图片

|西安地理|省戏曲研究院南大街剧场
本文图片

旧时南大街剧场门前街景 陶浒 绘
我是一位戏迷 , 从小爱看秦腔戏 , 特别爱在南大街剧场看省戏曲研究院的戏 。 那时坐票分甲、乙、丙三等 , 价钱为五、四、三角 , 价格很贵 , 很多人都买不起 , 我就是其中之一 。 当时 , 我是学徒娃 , 每月工资18元 , 光伙食费得15元 , 剩下3元这一个月该怎么花?可得仔细规划 。
人生五件事 , 吃穿住行玩 , 啥都要用钱来说话 。 吃穿住行玩前四项 , 天天离不了 , 必须保证 。 只有这“玩” , 可说是可有可无 , 节约钱得在这上面抠 。
看戏买坐票?对我来说就是做梦娶媳妇——想得美!当时 , 戏园子池座两侧和台口偏岸的地方 , 设有站票区 , 这就是照顾缺钱人的 , 票价一毛 , 少吃俩馍就能看一场戏 。
我的单位在西大街鼓楼十字东南角 , 离省戏曲研究院的南大街剧场很近 , 所以 , 我在这里看戏次数最多 。
南大街剧场位于钟楼南边路西的涝巷东口附近 , 在一个半截巷子里头 。 巷口上方架着一个用粗铁丝焊成的拱形门脑 , 简陋而粗糙 , 中间有颗刷着红油漆的五角星 。 南边有一个很高的铁架子 , 上边架有霓虹灯 , 上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几个大字 , 装饰的红黄蓝紫灯闪闪发光 , 这是省戏曲研究院的标牌 , 也是南大街最高最亮的霓虹灯 , 晚上通电后特别耀眼、壮观 , 在南大街任何地方抬头都能看见 , 几乎照亮了整个南大街 。
南大街剧场很简陋 , 据朱文杰先生在《记忆老西安》里记载 , 这个剧院很早就有 , “以前豫剧、评剧及外地剧团常在此演出” 。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才在南大街剧场看戏 , 那时剧场仍然很简陋 , 内部没有装修 , 屋顶连过去那种最简易的芦席顶棚都没有 , 一眼就能看到屋顶的钢木架构 , 以木料为主 , 纵横交错 , 有的地方用粗钢筋两头加螺帽 , 把木料牵连拉扯加固 。 看起来像个仓库或临时工棚 , 根本不像个剧场 。 但往下看 , 西头是舞台 , 顶上有简单的灯具 , 台前和台中挂有幕布 , 完全是靠人工拉开或闭合 。 舞台下边是乐池 , 乐池后边大厅里 , 是为观众摆放的一排排长木条靠背椅 , 这就是观众席 , 倒还像个剧场 。
以前 , 各剧团的乐队都是在舞台上一侧靠边演奏 。 在舞台下设乐池 , 好像也是从省戏曲研究院开始的 。 戏曲研究院的乐队在西安是一流的 , 其阵容强大 , 不仅有板胡、二胡、梆子和锣钹等传统乐器 , 还增加了一些古代弹奏乐器和西洋鼓号之类 。 后来 , 乐队中有了专人指挥 , 整体阵势浩大 , 声响抑扬顿挫、喜怒哀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剧中的雷声 , 不知是怎么演奏出来的 , 轰轰隆隆 , 如雷贯耳 , 非常逼真惊人 。 我和一些观众讨论过 , 有人说那是摇动大张白铁皮的响声 , 通过广播播放出来后 , 和真的打雷声一模一样 。 反正 , 和以往单调的秦腔伴奏相比 , 简直有天壤之别 , 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
舞台北边墙上根据演员演唱进度 , 有配合放映唱词的幻灯字幕 , 帮助观众听清演员唱的内容 。 这是一项创意和革新 。 上世纪50年代 , 省戏曲研究院是秦腔改革的领军团队 , 率先开创了幻灯字幕 , 此举现代而时尚 , 其他剧团望尘莫及 。
南大街剧场与易俗社这种正规剧场相比 , 用村人话说 , 那就是个“烂杆”剧场 。 但是 , 你别看这剧场不赢人 , 那里演出的戏一本一折都是呱呱叫的好戏 。 因为 , 这里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用的演出场地 。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可是具有革命传统和雄厚实力的艺术团体 , 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 从诞生之日起 , 就以秦腔眉户等戏曲形式及时有力地为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创作演出了《中国魂》《血泪仇》《十二把镰刀》《穷人恨》等优秀剧目 。 新中国成立后 , 民众剧团扩建为西北戏曲研究院 , 后又和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陕西省眉户剧团等合并组成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