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眉山“三苏祠” 。 中新社采访人员 王磊 摄
“三苏”在苏家故宅受到的教育 , 与他们的成长脉络有直接联系 。 苏轼的童蒙教育里 , 曾有道士当过老师 , 而他的宗兄宝月大师惟简 , 曾任大慈寺中和胜相院住持 。 所以 , 苏轼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接触到佛道知识和思想 。 他反对儒佛之争 , 也反对佛教内部宗派之间相互攻击 , 认为各家各派都有精彩之处 。
眉山三苏祠保存有16处苏家遗迹 , 收藏数千件相关文物文献 , 从这些遗迹、文物文献以及牌匾、楹联 , 我们能更好了解“三苏” 。 其中一些景点出自“三苏”诗词 , 如百坡亭便取“散为百东坡 , 顷刻复在兹” 。 祠内一块镌刻着“守其初心”大字的巨石 , 出自苏轼的《杭州召还乞郡状》 , 这里指的不仅是他和弟弟在赶考途中约定的初心 , 也是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 。
本文图片
▲三苏祠中的牌匾 。 中新社发 高嘉琪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林语堂写的苏轼传记说:“一提到苏东坡 , 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 ”为什么呢?西方有没有类似苏轼这样的人?
戴路:在中国民间 , 苏轼总是一个才华横溢、学识广博、诙谐幽默、天真烂漫、尊重女性、审美超然、极具亲和力的形象 , 就像他自己讲的“上可陪玉皇大帝 , 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 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
【|戴路:为什么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会心一笑”?】在徐州当太守时 , 淳朴的村妇“旋抹红妆看使君” , 被贬惠州时“父老相携迎此翁” , 被贬儋州“父老争看乌角巾” 。 无论苏轼在朝在野 , 都将自己视为“识字的耕田夫” , 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
人们喜爱苏轼 , 还因为他虽饱受人生之苦 , 但人性更趋超然达观 , 不失“真纯” 。 在密州 , 苏轼虽心情有些苦闷 , 但他在《超然台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 , 无论风景是奇崛或是寻常 , 都能发现其中之美 。 这种超然态度随苏轼的被贬经历 , 逐步加深 , 在黄州《赤壁赋》、惠州荔枝诗和海南渡海北归诗中都能看到 。 无论朝政是非、仕宦起伏还是个人荣辱 , 都不影响人的完整性 。
本文图片
▲历史剧中的苏东坡形象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宋秀杰 摄
我们常将中国宋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相比较 , 在发现人性、思想包容、文化多元等方面 , 二者有极多相似之处 。 林语堂曾将李白比作西方雪莱、拜伦 , 将杜甫比作弥尔顿 。 但苏轼的复杂性让人很难在西方找到一个完全相似的人物 。 所以林语堂以人物论 , 将苏轼比作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在政坛上的活动与诗名论 , 将其比作法国雨果;以动人的特点论 , 将其比作英国约翰逊 。 林语堂在其英文著作《苏东坡传》开篇写道:“倘若弥尔顿同时是像英国画家庚斯博罗 , 也同时像以诗歌批评英国时事的蒲柏 , 而且也像英国饱受折磨的讽刺文学家斯威夫特 , 而没有他日渐增强的尖酸 , 那我们便找到一个像苏东坡的英国人了 。 ”
关于苏轼与弥尔顿 , 张隆溪教授曾从如何面对人生痛苦的角度进行对比 。 他认为 , 在巨著《失乐园》中 , 弥尔顿转向用“上帝的安排”来为解决人生苦痛提供一种安慰 。 公元6世纪的罗马作家波伊提乌遭遇与苏轼类似 , 但他更多从对上帝的热烈信仰中寻求安慰 , 而很少诉诸哲学 。 苏轼则是寄情于山水 , 从哲学中寻求安慰 。
- |玉石虽好 为什么有的人却不适合戴?
- 本科生|明知本科生都很难找工作,为什么大专照样有人考?
- |职场上,为什么老实人得不到提拔?
- 时间线|为什么到处都是招聘海员,海员的工资有多高?为何很少人愿意去?
- 秦朝|秦朝的钱币,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 翡翠|喝茶为什么用紫砂壶最好?后悔现在才知道
- 赵明诚|为什么雕刻越简单的翡翠,价格越高?雕刻师傅透漏出原因
- 陶斯亮|陶斯亮:我为什么关注这场骂战?
- |为什么家里要存点玉石?
- |红楼梦:林黛玉为什么会泪尽病逝?有两个凶手一直都被人们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