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路:为什么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会心一笑”?( 三 )


|戴路:为什么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会心一笑”?
本文图片

▲2020年 ,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 观者如潮 。 中新社发 杜建坡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九百多年来 , 苏轼的影响超出中国 , 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 , 甚至欧美 。 为什么海内外学者至今仍在研究苏轼?苏轼的文化精神在当今 , 对于东西方文明互鉴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戴路: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文化巨人 。 他在世时 , 其诗文集就被刊刻印行 , 不仅在宋王朝拥有广泛读者 , 且通过契丹、高丽使者商人流入邻邦的书肆 。
东坡文化最早在东亚汉文化圈推广 , 朝鲜半岛文人来中国会专门到眉山三苏祠参观 , 日本五山文人学习中华文化的切入点便是苏轼的诗歌 , 有许多人为东坡诗做注 , 到日本江户、明治时代还出现很多苏轼作品的选本 。 20世纪后 , 苏轼的作品逐步为西方所了解 。 在西方 , 苏轼研究序列非常丰富 , 包括传记、译本、选本、论著等形式 。
林语堂曾将苏轼形容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 苏轼“物必先腐 , 而后虫生”(《范增论》) , “天下之患 , 最不可为者 , 名为治平无事 , 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晁错论》) , “纪纲一废 , 何事不生?”(《上神宗皇帝书》)等论述对于今日治国理政仍有启示意义 。
苏轼诗文在东西方外交场合被多次提及 。 如“来而不可失者 , 时也;蹈而不可失者 , 机也 。 ”国际交往应审时度势 , 转变思路、创新思维 , 不断开创合作新局面 。
|戴路:为什么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会心一笑”?
本文图片

▲2018年 , 泰国公主诗琳通访川期间在三苏祠内的苏东坡雕像前题字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浪 摄
法国《世界报》评出“千年英雄”(生活在公元1000前后的世界伟人) , 全球共12位 , 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 该报副主编让·皮埃尔·朗日里耶说:“苏东坡能入选千年英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 他有一颗自由的灵魂 。 ”自由的灵魂其实就是开放包容的态度 , 对人性的基本尊重 , 对文化多元的呼吁 , 今日东西方文明互鉴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底色 。 (完)
受访者简介:
|戴路:为什么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会心一笑”?
本文图片

戴路 ,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理事 ,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中国古代文章学 。 著有《南宋理宗朝诗坛研究》 。
责任编辑:杨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