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者“进阶指南”

作者|蓝拿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
钱币收藏兼具历史文化意义、纪念性及投资价值 , 被誉为“国王的爱好” 。 近几年来 , 钱币市场日趋活跃 , 部分品种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 , 收藏群体规模日益扩大 。 一些珍贵的钱币曾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 如今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
入门容易入行难 。 本文将介绍一些收藏钱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帮助收藏者少走弯路 。
明确方向 , 建立套系集藏
古今中外 , 各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钱币数不胜数 , 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限制了收藏者的收集范围 , 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财力 , 建立套系集藏 。
|钱币收藏者“进阶指南”
本文图片

传统的套系集藏可以按照钱币的种类来划分收集范围 , 其中一种为国家、君主方向 , 即以某个国家或某位统治者在特定时期发行的钱币为主;另一种是主题、专题方向 , 比如熊猫金币主题、世界获奖币专题等 。 如果财力有限 , 收藏者还可以缩小范围 , 只收集其中特定的面额、规格等 。 这种方式有助于建立可观的传统集藏 , 得到钱币界的认可 。 缺点是受种类的束缚 , 钱币图案比较单调 , 集藏达到一定规模后 , 也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
此外 , 收藏者还可以完全按照个性化的方式来划分收集范围 。 比如专门收集拥有精美图案和美丽包浆的钱币 。 其优点是不拘一格 , 可以反映藏家的审美趣味 , 缺点则是任何人的审美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 未必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 在出手时也可能会遇冷 。
值得注意的是 , 明确收藏方向是一项长期工程 , 虽然无比重要 , 却不能操之过急 。 在漫长的人生中 , 收藏者的集藏理念、心境、趣味随时会因为偶发事件而改变 , 收藏方向也会随之调整 。
集中资金 , 专攻精品钱币
在收藏界中 , “物以稀为贵”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 。 集中资金 , 专攻精品 , 一来可以提升集藏的质量 , 极大实现自我满足 , 二来可以提高藏家的名气 , 在整体出售时可以吸引高级藏家的踊跃参与 , 获得较大的收益 。
什么样的钱币才符合稀有的定义?
第一 , 品种、版式、版别稀少的钱币 。 其中 , “品种”的定义无需赘述 。 “版式”可以理解为钱币图案和工艺的阶段性特征 。 “版别”则是指产地和模具的细微区别 。 相同品种之间 , 以版别稀有者为尊 。 甚至普通品种的钱币中也有一些稀有的版别 , 其价值并不逊色于珍稀品种 。 比如 , 中国人民银行曾于1985年发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普通纪念币(又称“老西藏”) , 该枚纪念币因版别众多而受到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 其中有一种“小图版”(或称“远山版”)版别 , 数量稀少 , 价值超过普通版别(相同品相)十几倍 。
|钱币收藏者“进阶指南”
本文图片

第二 , 品相良好的钱币 。 “品相”可以理解为压铸状态、包浆及磨损程度的集合 。 对流通硬币而言 , 良好的品相是稀有的资源 , 因为流通将不可避免地会在钱币表面留下磕碰和磨损的痕迹 , 只有少数幸存者完好无损 , 其价值自然不菲 。
第三 , 钱币之外的加分项 , 如稀有的包装和传承有序的记载 。 比如 , 在各个拍卖专场上 , 名家旧藏就更容易受到收藏者的追捧 。
可是 , “物以稀为贵”有时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 比如 , 笔者自藏的一枚意大利王国1810年过渡版1索尔多铜币 , 存世量极少 , 但成交价格仅有历史价格的一半 。 之所以会发生“物稀价低”的情况 , 可能有几种原因:其一 , 钱币界存在“板块轮动”效应 , 各个品种的热度此消彼长 , 往复循环;其二 , 收藏者对珍贵品种的认识还不到位 , 需要一定时间接受;其三 , 小规格钱币的成交活跃度不如大规格钱币 。 但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 在精品低迷时期 , 收藏者尤其要坚守信念 , 不要因价格一时的波动而方寸大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