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王牌对王牌:反诈太娱乐化,娱乐泛商业化,推理偏脸谱化( 二 )



其实早在30年前 , 也就是1992年的时候 , 牛群、冯巩的小品《办晚会》批判过这种现象 。 在小品中 , 冯巩是某晚会的导演 , 而牛群是赞助商毛驴公司的总经理 。 牛群为了推销毛驴 , 一直要求在冯巩给毛驴加戏 , 恨不得整场晚会都在强调毛驴 。 如此一来 , 晚会的性质就变了 , 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 。

回头再来看《王牌对王牌》的“反诈特辑” , 赞助商的广告频繁且大段的出现 。 一方面影响了节目的娱乐效果 , 另一方面也喧宾夺主了“反诈”的主题 , 与小品《办晚会》中的情节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
推理偏脸谱化
【王牌对王牌|王牌对王牌:反诈太娱乐化,娱乐泛商业化,推理偏脸谱化】从理论上来说 , 以推理的方式来展开“反诈特辑” ,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 利用推理性的思考可以增强普通人识别诈骗的能力 , 节目中也揭露了一些江湖骗术 ,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观众灌输“反诈”意识的作用 。

不过《王牌对王牌》在推理方面上的设置还是有所欠缺 , 让沙溢、沈腾出演“诈骗犯”就并非明智之举 。 如果是《王牌对王牌》的忠实观众 , 想必应该有所了解 , 沙溢和沈腾经常被赋予这种人设 。 这样一来 , 只要一公布有“诈骗犯”混入其中 , 二人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

要是现实中的诈骗犯也如沙溢、沈腾一般 , 一看就不像好人 , 压根儿不可能骗到钱 。 诈骗犯之所以屡屡得手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能够取信于受害人 , “反诈”就是要通过各种细节剥掉诈骗犯的伪装 。 从这一点上来说 , 节目组应该让看起来嫌疑最小的人拿到“诈骗犯”的身份 , 达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效果 。 在此基础上 , 将“剧本”设计得再烧脑一点 , 推理的氛围才能够被拉满 。
结语
对于《王牌对王牌》来说 , 如何去平衡节目的主题、节目的娱乐性以及赞助商的需求 , 是其能否继续走下去的关键 。 难度是有的 , 但随着观众的审美在逐渐提升 , 这已经是综艺节目想生存下去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环境了 。
个人观点 , 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