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真|“蛙声”与“蟆更”( 二 )


“蟇更” , 这在《红楼梦》早期抄本中的庚辰、戚序、梦稿、列藏四本 , 皆无异 。 舒序本虽有文字错乱 , 但“蟇更”二字仍相联属 。 郑藏本则为“鼍更” , 当与“隔岸”一样 , 同属讹误 。
最关键的是甲辰本 , 它为“蟇声” 。 甲辰本的“蟇声”实由原脂本的“蟇更”而误成 , 这是不容置疑的 。
再到程甲本 , 它又进一步错讹为“蛙声” 。 程甲本的“蛙声” , 定然是由甲辰本的“蟇声”进一步演化而来 , 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 可以说 , 甲辰本文字 , 已是一脚入水;程甲本则是被甲辰本文字完全带入水中了 。
未真|“蛙声”与“蟆更”
本文图片

自“蛙声”进入程甲本 , 并随着程甲本以及其诸多后世衍本的流布于世 , 二百多年间的无计数的读者 , 基本读到的都是“蛙声”这一文字的 。 也不知道 , 这期间是否有人对此产生并发出过质疑 。
尽管笔者极为狭窄的阅读视野中 , 不记得有过春天蛙声的记忆;但也不敢轻易断言 , 在浩如烟海的历代诗文中就绝对没有这类的文字;更不敢轻易断言 , 在现实生活中 , 就一定不会有蛙类动物在春季里的活动和鸣叫 。
但是 , 完全可以断言的是 , 蛙动、蛙鸣 , 这绝对不是春季代表性的物候特征 , 绝对不应该作为春天的物候特征之一而被采纳入诗 。
妙复轩本中 , 太平闲人张新之在这首“春夜即事”诗后 , 有这样的批注:
第二句骂人;三、四好 , 点“梦”字;五黛玉;六宝钗;“花”即袭即钗也 。
张氏之所以认为“第二句骂人” , 揣度其意 , 大概是他把这个季节不应有、更不应写到“蛙声” , 理会为是对嘈杂人声的喻指 。 面对已是“谬之千里”的文字 , 又怎能指望这位太平闲人能够做出什么切中肯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评批 !
【未真|“蛙声”与“蟆更”】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部分插图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