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劝学的故事,如何评价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如何评价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如何评价诗人陶渊明?

文章插图
陶渊明劝学陶渊明在隐居田园生活时 , 临村的一位少年跑来向他请教学习的方法 。陶渊明听后哈哈大笑 , 向少年举了两个事例告诫他世间上并没有什么学习的妙法 。陶渊明的一番话令少年幡然醒悟 , 欣然归去 。
 
少年敬佩陶渊明博学多才 , 便去拜访:“您的学识这么渊博 , 可是在年少读书时运用了什么技巧和方法?能否告知我 , 让我现在也和您一样的博学 。”陶渊明听了 , 莞尔一笑:“世间上那有什么学习的妙法 , 这是无稽之谈 。学习本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 渊博的只是也不是一日积成的 。”说着 , 陶渊明把少年带到了农田边 , 指着农田里的禾苗说:“你仔细看一会儿 , 看看这些庄稼是不是在长高?”少年否认 。陶渊明因势利导:“你眼前看到的这些庄稼没有在长高 , 可是 , 它们是时时刻刻都在生长的 , 只是我们无法看到而已 。就像学习也一样 , 我们每天学习 , 知识就每天积累 , 积少成多就自然博学多才了”
接着 , 又指向河边的大磨石问少年:“你看那块石头 , 为什么有一块地方凹进去了?”少年回答:“是被磨损的 。”“那你见过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成凹面的吗?”“没见过 。”陶渊明含有深意一笑:“石磨上的凹面是农夫日积月累的在上面磨刀导致的 , 就像滴水穿石的道理一样 。反之 , 如果农夫没有天天磨刀 , 石磨不会有凹面 , 那么他们的刀会变钝” 。少年听了陶渊明的一席话 , 茅塞顿开 , 似有所悟的拜谢而归 。
少年离开后 , 陶渊明欣然起笔:“勤学如春……日有所亏 。”学习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 没有任何速成的办法及途径 。唯有勤奋与持之以恒才是最佳的办法 。
 
陶渊明的品质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 , 他拥有淡泊名利 , 坚持本心 , 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他还相当自尊自爱 , 安贫乐道 , 拥有常人难有的平静自然的心境 。
 
由于年少时期受到家庭和儒家教育的影响和熏陶 , 陶渊明很早就拥有济世之志 , 期望建功立业 , 在仕途上有所大作为 , 能够为国家为百姓干出一番实事 。然而在他们那个时代 , 政治官场相当黑暗 , 官场上的要职都被贵族所垄断 , 背景不够雄厚的寒门之人只会遭到贵族们的压迫 , 因此陶渊明即使身负济世的远大志向 , 但是却无法得以施展 。不仅如此 , 陶渊明身在官场就避免不了与那些官场上的人物应酬 , 这些使本性正直、向往自然闲适生活的陶渊明非常难以忍受 , 因此 , 最终他作出了辞官回归田园的选择 。从中就能看出陶渊明身上不慕功名利禄 , 坚持本心 , 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
辞官归隐田园后 , 陶渊明在诗文方面大放光彩 , 他借助诗歌抒发自己胸中的情感 , 倾诉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 , 所著诗歌无一不是佳作 。而从他的那些诗作中 , 不论是饮酒诗 , 还是咏怀诗 , 亦或是田园诗 , 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好 , 以及他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高尚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