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信息世界手抄报 走进信息世界手抄报二年级( 三 )


52、过去,信息加工大多依靠人的大脑来完成 。
53、在信息量小、变化缓慢的时代,大脑还能对付 。
54、到了今天,信息迅速膨胀,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只依靠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已经不行了,信息加工也要机械化自动化,就非用机器不行了 。
55、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就是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机器,它能够以超凡的速度、惊人的记忆力,来完成大脑所无法完成的信息加工 。
56、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以各种机器为基础的工业,带来了工业化的社会 。
57、信息加工的不断发展,毫无疑问,将建立起以各种电脑为基础的信息工业,将人类引入信息化的社会 。
58、3、信息的传输静止的信息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 。
59、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
60、只有当信息借助与载体进行传播的时候,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
61、通过信息交流,人们能够了解别人,认识世界,并传达自己的思想,正是信息的广泛传播,赋予了人类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具有了发达的智慧,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62、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 。
63、然后才产生了语言 。
64、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在10万年前出现的 。
65、大约纪元前2万年左右,人类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
66、他们的作品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 。
67、他们在这些洞壁上留下了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 。
68、在史前的不同时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类最原始的媒介之一 。
69、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 。
70、在有文字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品上 。
71、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 。
72、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
73、尽管有这些媒介,文字出现前人类超越面对面传播的能力还是极为有限 。
74、人类除了木头、树皮、兽皮或石头上的那些图画以外几乎没有跨越时间的东西 。
75、视力、听力和气象条件限制了他们远距离传播的能力 。
76、如当时的人们只能在白天有利的天气条件下看到远方的烟火信号 。
77、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 。
78、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 。
79、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
80、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份电报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发收 。
81、在此期间另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贝尔发明的电话 。
82、当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连接了大西洋两岸欧洲与美洲时,这两个大陆上的人们举行了十九世纪最大规模的狂欢,以庆祝这项伟大的发明 。
83、电视的诞生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
84、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 。
85、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 。
86、也就是说,广义上讲广播包括了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也包括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