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严家炎先生的“严加严”

严家炎与《严家炎全集》 供图/卢晓蓉 金庸(左)和严家炎 1983年严家炎在课堂上讲新感觉派小说
编者按
严家炎先生 , 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与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务 , 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泰斗、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表人物 。 严先生1933年出生于上海宝山 , 1950年考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 , 1956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 为副博士研究生 , 1958年肄业 , 留校任教 , 从此开始了超过一个甲子的学术与教育生涯 。 在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五四”文学思想研究、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等方面 , 严先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 推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成熟 。
日前 , 收录了严家炎先生毕生学术精华的《严家炎全集》(十卷本)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 这是严先生首次系统整理自己的学术著作 , 也是他对于自己一生学术思想的郑重总结 。 本版特约钱理群、陈平原与李今三位学者撰文 , 评述严家炎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
严家炎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想谈谈严家炎先生的学术思想 , 在我们学科建设上所起到的作用 。 我印象最深刻的 , 有三篇文章 , 对现代研究界影响也最大 。
我在《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一文里 , 谈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科重建时有几篇指导性的文章 , 一篇是王瑶先生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 , 确立了学科“既是文艺科学 , 又是历史科学”的“质的规定性”;乐黛云先生的《了解世界文学研究发展状况 , 提高现代文学研究水平》 , 打开了学科发展与世界联系的通道;而严家炎先生的《从历史实际出发 , 还事物本来面目》 , 则完成了学科“历史品格”的重建 。 严先生在文章里 , 用大量的事实 , 说明“随意修改历史 , 隐瞒事实真相的不科学、反科学的做法” , 已经产生了历史科学本身的信用危机 。 因此 , 大声疾呼要“敢于说真话 , 敢于如实反映历史” , 强调“只有真正实事求是 , 现代文学史也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 “只有从历史实际出发 , 弄清基本史实 , 尊重基本史实 , 把认识统一到作品和史料的基础上 , 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 , 才比较牢靠 , 比较扎实 , 也才有助于我们较好地转变学风” 。 这里所说的“以接触原始材料作为研究起点 , 强调从史实出发 ,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学风” , 不仅是严家炎先生此后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基本学术思想、作风 , 而且也是许多学术前辈共同倡导与身体力行的 , 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研究界 , 形成了一个传统 。 严家炎先生正是这一传统最有力的开创者和坚守者之一 。
严家炎先生第二篇影响深远的文章是《走出百慕大三角区——谈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的一点教训》 , 此文写于1988年12月 。 严先生认为 , “五四”以来 , 中国的文艺批评、学术研究 , 也有这样的危险区 , 他称为“异元批评” , 又称“跨元批评” , “在不同质、不同‘元’的文学作品之间 , 硬要用某‘元’做固定不变的标准去评判 , 从而否定一批可能相当出色的作品的存在价值” 。 比如用现实主义标准衡量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的作品 , 反过来用现代主义标准衡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品 , 等等 。 严先生针对这样的认识误区 , 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 就是多元并存” 。 话虽一句 , 却确立了严家炎先生的基本学术观点、学术立场、态度和方法 , 即以揭示现代文学“多元并存”的历史复杂性和丰富性为己任 , 以开阔的视野 , 宽容的态度 , 看待现代文学的不同追求的作家与流派 , 并以多元的、变动发展的标准去衡量不同质、不同“元”的文学作品 。 严家炎先生的这一“多元并存”的文学史观念和方法论 , 对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成为文学流派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 他自己也是这两个领域重要的开拓者 。 他对茅盾、吴组缃、沙汀等的“社会剖析的现实主义” , 路翎等的“体验的现实主义”的概括、命名 , 被广泛接受 , 几成定论 。 他对新感觉派和金庸的研究 , 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 而他对鲁迅创作方法多元性的揭示 , “复调小说”的概括 , 也都是鲁迅研究的重要收获 。 这里所说的小说流派研究、金庸研究、鲁迅研究 , 再加上对丁玲的研究 , 就构成了严家炎先生在现代文学研究的具体领域的四大贡献 。 当然 , 严家炎先生的主要贡献 , 还是他五十年一贯的对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 以及对整个学科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