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严家炎先生的“严加严”( 四 )


相对来说 , 第五章“社会剖析派小说”最能显示史家严家炎的立场、趣味与功力 。 第一节“《子夜》的出现和社会剖析派的形成”、第二节“小说家的艺术 , 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第三节“横断面的结构 , 客观化的描述”、第四节“复杂化的性格 , 悲剧性的命运” , 单看各节标题 , 就能大致把握此章要义 。 其中第二节最有创意 , 日后左翼文化研究崛起 , 社会科学在三十年代中国的流播与影响日益凸显 , 此类小说的研究得以深入展开 。 可惜受制于体制及篇幅 , 当初严家炎只是点到为止 。
“几乎是在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和心理分析小说获得发展的同时 , 以《子夜》为代表的另一种路子的都市文学也应运而生了 。 《子夜》的出现还带来了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崛起 。 这样 , 在三十年代 , 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与左翼作家的都市文学 , 心理分析小说与社会剖析小说 , 这两类作品就互相映衬 , 互相竞争 , 并在某种范围内互相影响 , 互相渗透 。 ”这段话很能显示严家炎的特点——站位较高 , 概括力强 , 简明扼要 , 用词准确 , 不愠不火 。 这是长期编写教材锻炼出来的本事 , 得益于作者阅读量大 , 眼界开阔 , 有明显的自家立场 , 但照顾到方方面面 , 说话不会太偏颇 , 声音也不会太尖锐 。
日后严家炎出版《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1989) , 李欧梵则撰写名著《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英文版199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 , 中译本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 。 单看书名 , 一谈“小说流派” , 一讲“都市文化” , 各自的侧重点及理论资源明显不同 。 更何况 , 教材必须面面俱到 , 专著不妨千里走单骑 。 严家炎长期撰写教科书 , 养成准确、清晰的表达习惯 , 全书风格大致如此 , 每章四至五节 , 每节若干要点 , 单看精心提炼的章节标题 , 就能大致了解该书的主要观点 , 读者很容易记忆与把握 。
严家炎先生的“求实”精神
◎李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严家炎先生做学问主张的是“求实” , 他以《求实集》作为自己早期论文的集名 , 一锤定音地宣示了他所追求的学术道路 。
我体会先生主张的“求实”起码有三层意思 。 其一 , 言必有据 。 记得刚到北大报到不久 , 和严老师谈起如何做博士论文的话题 , 他首先教我的就是 , “要有证据”“用证据说话” 。 我觉得严老师一下子就把做学问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 论文重在实证说理 。 从此也似乎给我戴上了紧箍咒 , 每当我阅读作品和材料有了感受、想法和观点都会反过头去再看 , 再想 , 再琢磨这些感受、想法和观点因何而生 , 想明白 , 落实到支撑的证据后 , 论文的框架结构基本就有了 。
后来 , 我告诉严老师为研究海派 , 想去上海查资料 。 严老师也就一句话 , “穆时英曾在上海《晨报》上发过文章 , 你可以去找一找” 。 如果没有严老师的指点 , 面对历史文献的汪洋大海 , 我很可能会无功而返 。 有了这个线索 , 尽管费尽周折 , 终于还是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看到了这份发黄的报纸 , 发现了一批穆时英及其新感觉派的轶文 , 并由此带出其他报刊 , 雪球越滚越大 , 后来严老师和我一起汇编《穆时英全集》时 , 统计有40余万字 。 我博士论文《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能出些新意 , 是和这些新发现的史料分不开的 。
这就要说到先生“求实”的第二层含义 , 即他一再申明的“实事求是”精神 。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 , 所谓“实事” , 即回到原始材料之中 。 这是进入研究的第一步 , 不能将后来的概括及认识与历史事实相混淆;所谓“求是” , 即严老师谨守的一条治学原则:“凭原始材料立论” , “让材料本身说话;有一份材料 , 就说一分话;没有材料就不说话” 。 也就是说 , 你的述史与评判要把握分寸 , 而不能为哗众取宠 , 过甚其词 , 刻意拔高求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