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春枝》赏析怎么写( 三 )


欣赏和被欣赏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喜欢一个舞蹈 , 我们可以点头称是 , 也可以拍案叫好 , 而那并不代表真正的欣赏 , 真正的欣赏是与舞蹈中人物的感情互相融合 。在以后的生活中 , 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理论水平 , 也会去欣赏更多更广的舞剧 , 让自己在感受舞蹈美感的同时 , 接受思想的升华 。
3.有没有桃李杯上舞蹈的赏析 和编排手法,详细的古典舞《孔乙己》用短短六分钟再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 。作品依据原著内容以“想象式”的艺术处理 , 通过喝酒、偷书、断腿三部分刻画出一个饱读诗书却科场失意、穷困潦倒却好吃懒做、想要清白却不免偷窃、怕人嘲笑却自欺欺人、向往上流社会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书生孔乙己 , 周遭环境的麻木不仁使其遍尝冷漠 , 只有在酒精的麻醉中寻求平衡 , 矛盾而复杂的人物性格及悲惨遭遇 , 寄托着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鲜明态度 , 更表达了作者希望国人恪守做人原则、自强自立的强烈愿望 。
舞蹈共分三段 , 第一段 , 演员从欢快的音乐声中出场 , 一身破烂的长衫、青白脸色、额上青筋条条绽出、脏乱的头发和指甲、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 这些都是孔乙己的典型外貌特征 , 接着 ,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 , 演员用幽默的肢体语言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表现了孔乙己在小酒馆里与人猜拳、教小孩子们写“茴”字五种写法的情景 , 当我们为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感到忍俊不禁时 , 孔乙己在笑声中粉墨登场和在笑声中强自表演的人物形象也塑造成功了 。第二段着重刻画孔乙己去员外家偷书被人发现后追打的画面 , 舞台上 , 一束强光打下来 , 暗示孔乙己偷书被人发现 , 音乐也从起初的安静变为尖锐刺耳的嘈杂声 , 象征周围人群对孔乙己的呵斥 , 此时演员一会儿指天一会儿指地 , 环顾四周后极具爆发力的动作仿佛孔乙己在极力争辩“窃书不能算偷” , 但他的思想与现实处境是矛盾的 , 四周人声鼎沸起来 , 他仍旧被人追着打 , 追打的这段既展现了演员的功底也符合情节的体现 , 夸张又富有神韵 , 最终 , 孔乙己被打断了腿抱头蜷成一团倒在地上 , 眼神悲凉 。第三段 , 管弦乐合奏《迎春》的音乐响起 , 充满沧桑感的三弦营造了宁静安详的氛围 , 亦透着几分凄凉 , 天空下起鹅毛大雪 , 被打断腿的孔乙己卧坐于地 , 风雪交加 , 贫病交加 , 他双手撑地俯身拖着断腿前行 , 大提琴的交响合奏催人泪下 , 令人止不住的同情 。音乐《迎春》体现的是寒冬将终静候春天到来的心情 , 预示在岁月的磨砺中历经悲欢离合仍然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跌倒后爬起来不言放弃的人生境界 , 用在这里反衬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 直指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本意 , 情节构思巧妙音乐选用别具一格 , 但编舞的出色显然不止于此 , 在舞蹈的末尾 , 半躺于地的孔乙己就快要死去时 , 传来一阵童音: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习相远 , 苟不教 , 性乃迁 。。作为整个舞蹈的神来之笔 , 如文章《孔乙己》那样 , 空下一大段留白 , 欲言又止 , 嘎然结束 。正是这样的一段留白 , 留给观众很多思考空间 , 孔乙己死了 , 他真的死了吗?他的死真的只是封建教育的毒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