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字用楔形文字怎么写

1.楔形文字是怎么写的楔形文字(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 。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 。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 。渐渐的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至于那些无法描绘的东西则用任意指定的办法来表达 。
而且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这就使得许多符号都成为多馀 。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 。
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 。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 。
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 。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 。
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内容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 。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 。
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
起源】 1.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 。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 。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 。
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 。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 。
【哭字用楔形文字怎么写】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 。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 。
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 。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 。
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 。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 。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 。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在古代的苏美尔,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 。
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象木楔一样 。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