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玛瑙珠与天珠( 三 )


|古代的玛瑙珠与天珠
本文图片

图24.书影
发轫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拜火教曾广泛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中亚等地 , 其文化源头是“斯基泰人时代”的卡拉苏克文化 。 这一时期 , 蒙古高原及亚欧草原地带的大部分地区最终确立了游牧方式和伴随着它的一切技术成就 , 而马的骑乘给中亚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机动性 , 各群体的快速运动刺激了更为广泛的交流 , 从而使中亚地区相距遥远的各部落之间也由此保持着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 , 而中国北方的移民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4—前12世纪)就携带着中国的物质、文化迅速融入了叶尼塞河沿岸已有的文化当中 , 米努辛斯克(Minousinsk)盆地由此开启了卡拉苏克时期 , 这一地区的卡拉苏克文化遗存也由于受到殷商文化的影响而更加丰富多彩 。 卡拉苏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遍布于极为广大的区域内 , 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是纯粹一致的 , 尽管各区域内的卡拉苏克文化所呈现的具体现象不尽相同且各具地方特色 , 但亚欧游牧人——印欧(语系)人、阿尔泰(语系)人、闪米特(语系)人)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活动、类似的生活居住环境、部落中阶层的出现以及由上述因素产生的类似的意识形态导致他们拥有共同的宗教崇拜和许多非常接近的艺术表现形式 。 在此基础上 , 中亚早期游牧部落于公元前1千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群体 , 人类文明也由此迸发了“轴心时代”的蓬勃生机 , 这是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在知识、心理、哲学及宗教变革等方面最具创新的时期之一 。 在这一极具创造力的时代 , 亚欧大陆涌现了琐罗亚斯德、佛陀、老子、孔子、耶利米及苏格拉底等先哲 , 拜火教、佛教、儒道思想、犹太教及希腊哲学等文明传统如乳汁般哺育滋养了人类各文明群体的发展与延续 , 而“轴心时代”的文明成果始终在世界各地区的后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显而易见 , 我国西藏地区作为印度、伊朗、中亚及华夏等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 , 也必然受到“轴心时代”文明成果的不断滋养 。
拜火教倡导“善、恶二元对立斗争”的宇宙观和宗教哲学思想 , 提倡每一个人在善、恶两端之争中都凭借自由意志的选择来决定自已的命运 , 该教还宣扬“抑恶扬善”和善必胜恶为最终目的的信仰教条并且树立了以“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 , 进而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三善原则 , 即:善思、善言和善行 。 拜火教的教义对基督教、摩尼教、诺斯替教、犹太教以及希腊哲学都有影响 , 它在历经跌宕起伏后于公元七世纪受到伊斯兰统治者的强力压迫而日渐式微 。
从考古出土资料来看 , 天珠盛行于公元前一千纪及稍晚时期 , 其时间轨迹与拜火教的流行时间高度重合 。 天珠作为承载着宗教文化的艺术品 , 虽然其艺术特征会由于时代、地域的变迁而有所变异 , 但其内在的本质结构始终具有统一性 。 天珠上的四种元素以外显的或隐含的形式有机一体地呈现出一种有条理的中心要素 , 其内在逻辑恰好与拜火教的信仰主旨相契合 , 这些元素都是具有当时社会来源的表象元素 , 而每一种集体表象元素都具有神秘的属性 , 它们赋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 正是这些集体表象元素共同构筑了天珠所蕴涵的拜火教文化内涵 。 也就是说 , 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视角 , 运用“万物有灵观”和“原逻辑”思维对天珠的四种元素所要表达的视觉心理学和哲学进行综合探究时 , 就会发现:天珠作为来自远古的艺术品 , 在创造者和佩戴者的心目中不仅是美丽的饰物 , 更是具有神秘能量的护身符 , 古人选用白玉髓制作天珠的珠体这一行为显然承袭了更为古老的灵石崇拜观念;此外 , 天珠珠体上人工蚀花而成的黑色底和曼妙的乳白色纹饰作为具有一定格式的艺术表达形式 , 不仅蕴含着拜火教倡导的“善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 , 还隐含着以“拯救世人”为主旨的道德观;另外 , 乳白色的蚀花图案指代了拜火教徒尊崇的“阿姆沙斯潘丹”和“埃泽丹” , 其中以“圆圈纹”为主的各种几何图案是《阿维斯塔》神话中诸神祇的符号指称;除此之外 , 用来表达“眼”数目的“数”还以另一种语言形式指代了相应的神祇 。 在古人的精神意象中 , 天珠蕴涵着图腾崇拜的文化观念 , 是以阿胡拉·马兹达为首的诸善神的驻身之所 , 更是承载了天神福佑的神圣灵石 , 而天珠的创造者使用了象征性表达和寓意表达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神灵在其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