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酌是怎么写

1."()斟()酌"这个词语怎么填啊字斟句酌
发 音 zì zhēn jù zhuó
释 义 斟、酌:反复考虑 。斟酌:推敲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
出 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
示 例 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 。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句酌字斟 字雕句镂 咬文嚼字、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反义词 离题万里
灯 谜 推敲;祝酒词
2.'' 樽 '' 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字读 zūn 。部 首 是木,笔 画 16,笔顺是“横-竖-撇-点-点-点-横-竖-竖折-撇-竖弯-横-横-横-竖钩-点” 。
古代盛酒的器具:“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渌酒生微波” 。
名〉
(形声 。从木,尊声 。本作“尊” 。本义:盛酒器 。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有酒盈樽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 。——唐· 李白《行路难》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又如:樽杓(指饮酒之器);樽桂(杯中的桂花酒);樽酌(指饮酒之器);樽酒(杯酒)
〈动〉
往酒器里倒酒
少倾,摆出酒席,四位樽酒论文 。——《儒林外史》
通“撙” 。抑止
樽流遁之观 。——《淮南子·要略》 。杨树达云:“樽,经传通作撙 。”
又如:樽约(谓节约,樽,同“撙”);樽节(节省 。樽,通“撙”)
3.尊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尊"的笔画顺序如下:
尊【zūn 】
释义:
1.地位或辈分高:~长(zhǎng) 。~卑 。~贵 。~严 。
2.敬重:~敬 。自~ 。~重 。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 。令~ 。~姓 。~驾 。
4.量词:一~佛像 。
5.古同“撙” 。
组词:
尊敬、尊重、尊严 、令尊、尊容、至尊、尊贵、尊称、尊长、年尊 。
造句:
1.他因为常常打抱不平,所以乡里的人都很尊敬他 。
2.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是教学相长的前提 。
3.我们非常高兴在这愉快的时刻有机会和我们尊敬的朋友们欢聚一堂 。
4.爷爷仁慈、忠厚,全巷的人都很尊敬他 。
5.我拿起钢笔写字时,不禁睹物思人,想起了那位令人尊敬的刘老师 。
4.止酌是什么意思“止酌”应该是指停止喝酒 。附“酌”的解释,供您参考 。
酌1 [zhuó ㄓㄨㄛˊ]
[《广韵》之若切,入药,章 。]
1.斟酒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仪礼·有司彻》:“尸升坐,取爵酌 。” 郑玄 注:“酌者,将酢主人 。” 唐 李频 《长安感怀》诗:“空将 灞陵 酒,酌送向东人 。” 闻一多 《深夜底泪》诗:“啊!宇宙底生命之酒,都得酌进上帝底金樽 。”2.饮酒;喝酒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对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素不善酌,竭力推辞不饮 。” 洪深 《申屠氏》第一本:“三人慢慢地酌那村酒,老丈高兴,话说得多 。”3.酒 。《礼记·曲礼下》:“酒曰清酌 。” 唐 王勃 《圣泉宴》诗:“兰气熏春酌,松声韵野弦 。” 唐 卢恕 《楚州新修吴太宰伍相庙记》:“持甘酌芬饎以交神,神在聪明正直,岂许之乎!”4.泛指酒食;酒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敢着小姐和 张生 结亲呵,怎生不做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 西门庆 道:‘聊具一酌,与 何大人 接风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明天备个菲酌送到尊寓,万勿见却 。”5.挹取;舀 。《诗·大雅·行苇》:“酒醴维醹,酌以大斗 。”《南史·良吏传·陆慧晓》:“ 璡 清介士也,行至 吴,谓人曰:‘吾闻 张融 与 慧晓 并宅,其间有水,此必有异味 。’故命驾往酌而饮之 。” 清 陈梦雷 《绝交书》:“酌清泉者必惜其源,荫巨枝者必护其根 。”6.选取,择善而行 。《左传·成公六年》:“子为大政,将酌於民者也 。” 杜预 注:“酌,取民心以为政 。”《礼记·坊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 。” 郑玄 注:“酌,犹取也 。”《后汉书·曹褒传论》:“ 汉 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 颇采经礼,参酌 秦 法 。” 宋 王安石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乐章》:“乐酌 虞 典,礼从 周 制 。”7.衡量;估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宣慈寺 门子,不记姓氏,酌其人,义侠之徒也 。” 宋 苏洵 《史论上》:“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 。”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上》:“更令沿边州县三辅之地,各选士兵,酌州县冲僻,自三百名以上至千名,量给口粮器械,以时训练 。”8.酒杯 。《仪礼·有司彻》:“宰夫洗觯以升,主人受酌降 。” 郑玄 注:“古文‘酌’为‘爵’ 。”《楚辞·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 王逸 注:“酌,酒斗也 。”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9.通“ 灼 ” 。参见“ 酌然 ” 。10.古代乐舞名 。《诗·周颂·酌序》:“《酌》,告成《大武》也 。” 孔颖达 疏:“《酌》诗者,告成《大武》之乐歌也 。”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 周公 之乐曰《酌》,合曰《大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