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字草书怎么写( 二 )


章草的运用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至于用笔还是因袭了隶书的某些笔法 。特别是“捺”画的末尾,很是明显 。
但是其他笔画基本是后来行书的雏形,不少字已有萦带(连丝)的笔划,开创了草书的连绵笔势,同时也为隶书向楷书过渡创造了条件,起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 。后汉张芝的章草最为有名,今草也是从他开始演变的 。
因为他书技熟练,所以书写得很快 。张怀 廿六《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 。
拔芽连茹,上下牵连,成借上字字终,而为下字之始……”阐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区别与关系 。章草中隶书的笔法,如横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而圆笔和一些萦带,是隶书所无而今草常有的 。
即“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运气法 。总之,写章草,横竖要古朴如隶,笔划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 。
这是章草最基本的笔法 。《续书谱》上说:“大凡草书,光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解体平正,下笔有源 。”
指出写时要笔势平正,不要像今草从偏邪取势,在飞动中求平衡,笔法中有隶书渊源,内涵朴厚意境 。今草 。
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 。前人因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是今草之“源”,所以主张学习今草,必须先从学章草入手,先学草法,掌握其中规律 。
现在看来学草书并不须非要学章草,才能掌握草书的规律 。明朝人韩道亨编写《草诀百韵歌》就提供了方便 。
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便于记忆,如讲“氵”和“讠”,这两个部首的区别时用“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 。再如说字的结构特点,用“羞”举例则是“羞见羊踏田”,即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田”组成羞字,此帖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引人入门是完全可以的 。
自看今草以后,从汉朝到唐朝,都说其源出自张芝,但是又因风格差异而各有特点和派系,从形体上看,前人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首先是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其特点是气势连绵,笔意奔放 。
古人称张芝的草书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 。他的草书并非整篇连绵不断,不过都能从锋笔的萦带关系看到其中的顾盼呼应关系,和贯串一气的精神 。
张旭是学张芝的,《阁帖》中有张旭的两种帖,笔法、结体和张芝相似 。张旭是唐朝吴人,善草书,嗜酒,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者用头发蘸墨而书,至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故世称“张颠”,又称“草圣” 。
唐朝文宗时,世人以李白的诗,斐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怀素在《阁帖》中有一帖“真书过钟”与二张风格很像,但和自己的名帖“自叙”帖却不甚相同 。
而“自叙”帖才真正是怀帖的代表作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毛泽东接见他并赠送一本精装的《怀素自叙帖》 。
怀素字藏真,在《自叙帖》前有四个小篆大字“藏真自序”,他是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生卒年皆不可考,大概是唐朝中叶 。《自叙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宝章待访录》《书史》等书上皆有记载,字属狂草,多用中锋,笔划粗细变化不大,融合篆书笔法而有所创新 。
刚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在行款、字形结体上,大、小、斜、正互有呼应,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尽得草书之妙 。其帖和李白的诗一样,是一种古典的浪漫艺术,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不是拘谨古板,而是热情奔放,开朗活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