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帝国,明令以小篆为天下通行的文字,又由于东汉许慎收集全部小篆,所编《说文解字》,流传至今,因而小篆就成了中国古代研究、理解、传播文化的重要中介工具 。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功绩 。
秦代小篆流传下来的文物,还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山刻石》和铸刻在诏版、秦权上的文字 。据说都是出自李斯的手笔,也是篆书法的标准样板 。
小篆字体极为规范,偏旁有统一的写法,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均匀,体式圆浑,分间布白调和对称,字形狭长,上部紧密,下部开朗舒展,给人以刚柔相济、爽朗俊健之感 。甲骨贵秀劲,金文贵浑穆,小篆尚柔和,楷行称遒健 。
小篆用笔,“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 。篆书用笔也讲求转折、停、顿、按、提、起、住各种方法 。
而转折停顿,重内蕴而不外露,按、提、起、住的节奏贵在不着痕迹 。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多是些题字碑额等 。
三国时曹魏保存下“三体石经”一种,其中吴写篆有些成就 。这以后真书(楷书)兴起,各家书派都趋向楷书 。
唐朝篆书只有李阳冰颇有功夫,宋元写篆之人渐多,还出现了不少篆书刻石、治印、说文之类的书 。有名的书家赵孟頫有碑刻篆书传世 。
明李冬阳、清邓石如是当时的大名家,以气势磅礴的笔墨,气度恢宏的风雅,学汉碑额,并有创新,改变了唐朝以来的死板细圆的玉筋体 。清末,吴熙载、吴大澄、杨沂孙、范永祺、丁佛言、章炳麟等人,各家都有很多篆书的碑贴和著述 。
另外,小篆的查认可以看《康熙字典》或《段注说文》《文字蒙求》和近年出的篆书字典等 。春秋时写篆书用腾条(当时没毛笔)把一头砸裂沾漆书写,所以写出字没有明显笔锋,笔划也全是一样粗细的 。
小篆风行天下后,又渐渐呈现出它在书写行文上的弊端 。因为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传说当时的狱吏程邈因罪被关在监狱里,他把大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篆书笔划的圆转改为方折 。
便于书写,速度也可以快些了 。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 。
但其形体却时有变化和美化 。西汉的隶书还保持秦代的遗风,到东汉,特别是末期,就趋于工整细巧 。
结体平扁,笔划里边出现了波磔(汉字中的捺),形成了汉隶的基本形态 。晋唐以后至近代,虽然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体盛行,但是隶书仍然广泛流传,就是由于两汉的隶书结构用笔富于变化,风格多样,艺术性强的原故,它始终博得人们的喜爱 。
汉隶是汉代书法艺术特有的成就,字体的肥瘦大小,结构和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 。汉隶在书法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上承前朝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楷书的风范 。
汉代留下的石刻很多,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 。
此外,至今出土的汉代碑、碣(小碑)很多,内容多是歌功颂德之词 。从字的大小上看,最大的是浙江跳山摩崖,字大过尺;最小的是“阳三志”,题字三四分见方 。
另外,残石、汉代竹简的墨迹也都非常真实地表现了汉隶的笔法和风格特点 。中国书法发展到隶书,进入了革新的阶段 。
小篆和定型的隶书相较,字形由狭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联绵圆转变为笔笔分断的方角,字的象形意味大多隐没了 。隶书的形成,给以后的草、楷、行书奠定了基础,给汉字的普及和书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 崇的隶书怎么写
- 骂人粤语怎么写
- jieng心怎么写
- 参考文献第几卷第几期怎么写
- 五千元在汇款单怎么写
- 感恩国家心态怎么写
- 水吧试用期考核表怎么写
- 弥补完亏损后的分录怎么写
- 怎么写小音符来到树林里作文
- 生命的药方的感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