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的拼音怎么写

1.“糁”咋读音糁 拼音: sǎn,shēn ,  笔划: 8 部首: 米 部首笔划: 6 解释1: 糁 (糁) sǎn 方言 , 米粒(指煮熟的) 。
糁 (糁) shēn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 。笔画数:14; 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54134333 解释2: 糁 糁、糂 sǎn 【名】 米粒;饭粒〖ricegrain〗 厨乏聚蝇之糁 。
--《续传灯录》 又如:糁粒(米粒) 散粒 , 碎粒〖grain〗 。如:糁糁(粒粒 , 颗颗) 糁 糁 sǎn 【动】 以米和羹〖cooksoupwithrice〗 七日不食 , 藜羹不糁 。
--刘向《说苑·杂言》 洒 , 散落〖disperse〗 六街惊糁 , 阿香车里行雷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糁盘(宋代风俗 , 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 , 在庭院架松柴齐屋 , 举火焚之) 涂抹;粘〖paint〗 左刻“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 石青糁之 。
--明·魏学洢《核舟记》 另见shēn 糁 糁、籸 shēn 【名】 谷类磨成的碎粒〖〗 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糁糊糊 , 里边煮着几块山药 。--《结婚现场会》 又如:玉米糁;糁盆(以麻籸为燃料的照明火盆;旧俗岁时送神或祠祭、燕设 , 燃火于门外以祀神 , 兼取旺盛之相 , 亦谓之籸盆 , 燃料不限于麻籸) 另见sǎn 。
2."糁"字的来源"糁"字来源于一个事件:
东晋时 , 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 , 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 , 就经常接济他们 , 夫妇二人非常感动 , 无以为报 。
有一次 , 王羲之病了 , 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 , 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只母鸡杀了做汤 , 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 。
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 , 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 , 不想汤就煮了一整夜 。第二天 , 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 , 妻子很生气 , 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 , 只好把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 。
再说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 , 吃了中药病也略有起色 , 但口干舌苦 , 没有食欲 , 看着送来的鸡汤 , 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 就盛上一碗尝了尝 , 没想到这一喝 , 登时神情气爽 , 病好了大半 , 一时兴起 , 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 , 到了后来 , 后人就把它称做糁 。
糁拼音:sǎn shēn
释义:
[sǎn]
方言 , 米粒(指煮熟的) 。
[shēn]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 。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红糁[hóng shēn]
指红色散粒状之物 。
2、曲糁[qǔ shēn]
酒槽 。
3、糁盆[shēn pén]
旧时除夕日祭祖送神时焚烧松柴的火盆 。
4、玉糁[yù shēn]
玉糁羹 。
5、杂糁[zá shēn]
杂粮 。
3.核舟记“糁”的正确读音 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应该读是“深”还是伞(sǎn) , 人教版书上的注解这样写的 。我们刚学完 , 老师教了那么多年都是伞 。肯定不会错 。(PS:你学的不是人教版吧!我在百度文库上搜了个扫描的人教版课本 , 你也可以自己去搜搜 。在百度文库上输入“初二课本中全部文言文(扫描版)”再跳到第十页)
4.糁、诎、壬、罔、黍、袒的读音【糁】[sǎn] 1、方言 , 米粒(指煮熟的) 。
[shēn] 1、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儿 。【诎】[qū]1、屈服 , 折服:“公输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