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坐在月下,和月亮说一会儿话 | 周末读诗( 三 )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 , 万事觉悠悠 。
此夜若无月 , 一年虚过秋 。
中秋无月 , 也不是没有过 。 诚如诗人所言 , 没有月亮 , 不仅虚过了中秋节 , 而且整个秋天都虚过了 。
秋天的月亮都好 , 风清月白皆良夜 。 七月十五、九月十五 , 就是八月十四、八月十六 , 这些夜晚的月亮 , 相信不比中秋夜逊色多少 , 十六的月亮还更圆呢 。 元代诗人方回的《中秋前夕三首》之一曰:“山头月到天心小 , 林下秋生夜半寒 。 不待明朝已三五 , 四更仍续五更看 。 ”可见 , 中秋前夕的月亮已经令他诗兴大发 。
然而 , 中秋节就是特别 , 十六的月亮再圆 , 也没有中秋的好看 。 这就像重阳节的菊花 , 过了重阳 , 明日黄花蝶也愁 。 也不知司空图此夜有月无月 , 听语气像是月亮还没出来 , 也可能雨过天晴 , 险些无月而有此叹 。
“此夜若无月 , 一年虚过秋” ,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原因还在于前二句:“闲吟秋景外 , 万事觉悠悠” 。 秋天就是这样 , 大戏谢幕 , 水落石出 , 但觉万事悠悠 。
我不知道月亮是什么 , 是一颗卫星 , 一颗行星 , 一个梦 , 或是一个神 , 但能体验到月亮盈缺唤起的情感潮汐 , 也能切肤地觉知月光温柔的注视 。 秋天 , 当苹果树上的灯熄灭 , 我们需要一个中秋节 , 需要坐在月下 , 和月亮说一会儿话 。
员外|坐在月下,和月亮说一会儿话 | 周末读诗
文章图片

《莲舟新月图》
和月亮说的话

《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 , 东风万古吹 。
何人种丹桂 , 不长出轮枝 。
圆魄上寒空 , 皆言四海同 。
安知千里外 , 不有雨兼风 。
中秋赏月 , 仰望明月时 , 我们大概都会和月亮说说话 , 或问一些月亮上的事 。 比如在月亮下许愿 , 问月亮冷不冷 。 比如这样的对话:孩子问妈妈月亮上有没有人 , 妈妈说有嫦娥 。 孩子又问嫦娥是谁 , 妈妈说是古代的一个美女 。 孩子再问为什么她会在月亮上?她在那里做什么?妈妈可能会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 也可能嫌烦就说不知道 。 不论妈妈回答什么 , 都会使孩子更加好奇 。
对于我 , 月亮从来都很神秘 , 小时候是 , 如今更是 , 人类登没登月 , 也依然是 。
李峤的两首诗 , 也是对月亮提出的两个问题 。 先来看第一首诗问了什么 。
“盈缺青冥外 , 东风万古吹” , 月亮在青天之上盈缺 , 而万古东风年年吹拂 , 长养万物 。 “何人种丹桂 , 不长出轮枝” , 不知是谁在月中种下的丹桂 , 为何千万年却不见长出月轮呢?
这无疑是孩子的天真视角 , 作为现代人 , 我们比古人对月亮有更多的了解 , 可以很轻松地回答诗人:月亮上没有丹桂 , 你认为的桂树是环形山的阴影 , 而且月亮要比在地球上所见要大得多 。
第二首诗的发问更有意思 , 在今天仍不过时 。 “圆魄上寒空 , 皆言四海同” , 都说四海是同一个月亮 , 谁知道千里之外 , 正刮风下雨而没有月亮呢 , 即“安知千里外 , 不有雨兼风” 。
我们知道只有一个月亮 , 就算刮风下雨 , 月亮也还在的 , 只是看不见罢了 。 千里之外或许是 , 但万里之外呢?隔着半个地球 , 我们在不同时间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吗?南半球和北半球是同一个季节的月亮吗?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若是你那里有月亮而我这里下雨 , 或者你那里是夜晚而我这里还在白天 , 正因为只有一个月亮 , 我才无法真正感觉与你天涯共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