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观后感怎么写( 八 )


这无关紧要 。其实 , 喜欢不喜欢 , 常常在一念间 。
爱自己的家乡 , 要努力学会珍爱自己家乡的艺术 。要想二人台从农村走向城市 , 从天然俗文化蜕变成高雅艺术 , 从方言土语向普通话方向发展 , 内容编排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 。
任何艺术形式 , 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 。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二人台经典曲目 , 如《打金钱》、《走西口》、《王成卖碗》、《挂红灯》等 , 唱了几十年 , 现在很多时候还在唱 , 实在是来老掉牙了 。
于是就有人呼吁 , 不能老是“挂不完的红灯 , 打不完的金钱 , 走不完的西口 , 拜不完的大年” 。说的是内容方面的创新 。
从传统来讲 , 二人台的生存土壤在农村 , 但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 , 二人台也不得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二人台是一种浓浓的乡情 , 它是寄托情感的圣地 , 是老百姓精神生活的天堂 。
短小活泼的剧情、丰富细腻的情感、粗犷豪放的舞蹈、悠扬高亢的曲调、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 ,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 在城郊结合部 , 二人台小剧团十分盛行 , 这可能是从农村来的打工族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原因吧 。
还有就是一些酒店、歌厅 , 土炕、方桌、啤酒、烤串构成了这里的特有氛围;一架电子琴或扬琴、一对男女搭档形成了这里的演出班底;一曲曲“荤素”搭配的二人台小调直唱得客人酒兴大增……地道的地方方言、纯正的唱腔 , 正宗的舞台表演风格赢来了在座客人阵阵掌声 。主要服务对象 , 是城里喜欢二人台的各色人等 , 当然也有的是为招待外地客人 。
在民间演出 , 二人台哪种逗趣而不乏寓教、诙谐而不乏庄重 , 是非常可贵的 。
8.观后感怎么写:①让学生思考“我”看了一部什么电影(书籍)?②电影(书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看后有什么感想?④想好新颖的题目和重点 。
⑤按思路顺序列题纲 。? 除以上的常规的写作模式和训练思路外 , 我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指导:?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 , 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 , 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 , 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 , 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 , 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 , 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 , 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 , 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 , 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 , 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 , 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 , 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 。
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 , 不被困难所屈服 , 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 。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 , 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 , 记住了影片的情节 , 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 , 是不合格的 。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 , 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 , 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 , 写偏了 , 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 , 从文字上看 , “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