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 二 )


意象!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
文章插图

艺术家借助外物形象驰骋想象,外物形象又在艺术家的情意中孕育而成为审美意象,顺利达到了对对象的超越。古代画家认为"古画画意不画形",反映了画家作画不受客观对象的限制,以意造形,看重物的神韵和内如宋苏轼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认为艺术作品贵在以形似之外求其意,才能体现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齐白石认为艺术作品的刻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作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近代黄宾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惟绝似与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这些观点不仅指明了中国画造形应达到意和象的完美结合,同时也阐明了画家对物象的认识过程需要不断深化和提高,达到"似于不似的审美境界",作品才会具有独特的魅力。
意象!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
文章插图

"观物取象"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周易·系辞传》中的两段话。其一,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为上观于天,下观于地,观鸟兽身上纹理和适宜地上的种种事物,近处取法于人体的形象,远处取法于万物的形象,于是才创造了八卦,用来贯通神明的德性,以分类比拟万物的情状。其二,圣人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意为圣人看到天下万事万物的奥妙,因而用易卦来模拟天下万物的形态,用来象征事物适宜的意义,所以称为"象"。"观物取象"的命题,包含了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象的来源,是圣人根椐他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创造出来的形象,并赋予深刻内涵。
意象!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
文章插图

其二,象的产生,"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其三,采取的方式,"观物"不能固定在一个角度,也不能局限某一个孤立的对象,而应该"仰观""俯察",既观于大(宏观),又观于小(微观);既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观物取象"这个命题直接接触到了艺术的本源,艺术创造的艺术论以及审美观照的特点等问题。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既要法象天地,观天地万物,也要观鸟兽草木,同时还要根据四时变化而观物之变与动,这样才能把握生生不息,光景常新的物之象。工笔人物画不是把人物直接搬到画面上,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赋予人物一定的内涵,才能够体现绘画艺术的本质和趣味。
意象!论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意象造形!
文章插图

工笔人物画须融入画家本人对物象的高度理解和概括,才能达到形式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所谓"意象造形",是指创作活动者要和对象默契,以达到"言为心声""画表心意",达到物与神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宗炳等提出"迁想妙得,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著名论点,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有感于物而在内心引起的反响,激起创作激情,通过意象加工,创作出深邃的美好意境。艺术作品既蕴含着生活本质的内容,又表明了物象的神韵特征,注入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真切感悟,从而达到"象与神合,意韵双全"的审美境界。
这是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命题,他说:"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这个定义指出绘画是一种创造,同时又是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反映。荆浩的"真"与"似"不同,"真"者,气俱盛。"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具有"本源""本性"的含义,荆浩的理论虽源于山水画创作的感悟,但对人物画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象"不是工笔人物画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形象的描绘达到表现事物情感的本质。传统中国人物画讲求以形写神,表明了造形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再现这一层面上,而贵在传神。要达到传神的要求,作画不是对客观对象的被动描绘,而需要立意在先,就是以意造形。画家无需过细思考物象的外在现象,根据所表达内容需要可以自由取舍,能够达到"脱略形似,遗貌取神"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