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二 )


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文章图片

《再见爱人》剧照 。
《再见爱人》聚焦于三组已然分离或有此意愿的夫妻 。 第一组夫妇章贺郭柯宇 , 有过十年婚姻生活并育有一子 , 离婚后友好相处 , 再见面时的种种交流亦时时流露出几分温情默契 , 而他们却声称这段婚姻“没有爱情” , 两人都从未进入过对方的世界 。 第二组夫妇魏巍(KK)佟晨洁 , 彼此都坚信爱意尚存 , 甚至屡屡在“离婚节目”中高调示爱 , 却因为“喝酒”与“生孩子”产生的分歧争端萌生分离的念头 。 第三组夫妇王秋雨朱雅琼 , 相识十九年分分合合 , 有着颇具传奇浪漫色彩的经历 , 然而也几乎贡献了节目中最令人“窒息”的几次争吵 , 虽已处于“冷静期” , 双方的情感状态却似乎并不冷静 。
可以看出 , 三组夫妇都是带着上述种种困惑走到了婚姻的歧途 。 而在这段十五天的集体旅行中 , 他们的关系几经变化 , 时而矛盾丛生 , 时而温馨愉悦 。 冲突刚刚有所缓和的夫妇或许在下一场景就再度进入“战时状态” , 早已宣布爱情枯竭的前任夫妻又忽而在某些瞬间体验到“再次来电”的感觉 。 如此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的情节无疑引发了观众们持续追踪的兴味 。
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文章图片

《再见爱人》剧照 。 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巍(KK)佟晨洁、章贺郭柯宇、朱雅琼王秋雨夫妇 。
而这类综艺节目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 最终需要的或许是相反相成的两要素:制造“真实”的感觉与“乌托邦”式的滤镜 。
简而言之 , 比起频繁“撒糖”的甜宠恋爱类综艺与影视剧 , 以及“狗血”情节迭出的家庭伦理剧及婚姻调解类节目 , 《再见爱人》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中似乎更为常见的冲突、妥协与分异 。 这类矛盾的暴露 , 以及存在问题的婚姻状态本身或许更带给多数人以真实感 , 也能够引发更为广泛的共鸣 。 比如在节目中 , 王秋雨夫妇开车时围绕认路、导航、手机、东西放回原处、“坐车的人到底要不要说话”等问题所爆发的争吵便被许多观众直呼真实 , 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日常吗” 。 而魏巍夫妇在宾馆内相对无言 , 各自玩手机的场景仿佛也是许多家庭日常状态的现实写照 。
有时 , 并非突如其来的打击 , 而是日复一日的不满、淡漠、失望与无力的积累 , 如流尘一般逐渐遮盖了缔结婚姻的高光时刻那个华丽唯美的印象与倾心交付的渴望 , 也消耗着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理解与热情 。 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宣布加入“恐婚”一族 , 却也有不少人声称看到这样的婚姻状态反而对进入婚姻多了一份释然之心 , 仿佛已经为不可避免的“不美好”打上了预防针 。 当然 , 仅凭一档节目无法决定每一个个体对婚姻的“接受”或“拒绝” , 那样一份释然与勇气 , 大约是源于对“人类悲欢并不相通”这一“相通性”的自嘲式体认 , 或是对那句代代相传的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再度确证 。
然而 , 比起现实世界中烦俗琐碎的家长里短、更为残酷的痛感与“真相”、不幸福的婚姻给当事人带去的种种伤害耗损 , “旅行”这一情境设置及游艺环节却为破碎的婚姻加上了审美的浪漫滤镜 。 在相对脱离了日常琐事的“真空”环境内 , 在摄像机所呈现的明秀山水间 , “一地鸡毛”的感觉几乎从镜头里消失 , 渐行渐远的爱人们也似乎都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唯美时刻” 。 无论是“我爱你”还是“谢谢你” , 又或是从来“不懂浪漫”的人在峭壁上采下来送给爱人的几朵花草 , 都被镜头特意捕捉、放大 , 塑造为一个个充满着情感与审美浓度的瞬间 。 有了“真实感”作底色 , 些许唯美的成分才更易被观众们接受与珍视 , 而凭借滤镜的美化 , 亲密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和谐不愉快的因素也能以相对柔和的形式穿插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