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五 )


现代人对价值的多元化理解亦可从观众们多样的立场与评价中见出一二 。 “表示三观真的不一样”、“要找一个灵魂伴侣好难” , 类似的评论充斥着微博、豆瓣等各大舆论空间 。 其实 , 价值的获得、错位与失落并不仅仅涉及“三观”的异同 , 更要落实为在具体的关系模式进展及多种行为实践中的沟通、摩擦与调适 。 从认知、理解再到行动 , 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失 。 可惜的是 , 就这档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及其观视效果来看 , 在价值追求的各个领域 , 人们往往容易走向的是拒绝理解或无法做出改变的自我封闭的牢笼 。
在近乎每一次愈演愈烈的争吵中 , 我们仿佛都能看到这样两个(或多个)个体:各执己见而又无法清晰表达 , 表达而又不被理解 , 从争执走向失语 , 从“听我的没错”的强迫转为“说了你也不懂”的放弃 , 终止于不计后果的情绪宣泄 , 或是陷入了“唯我独尊”而“无人理解”的个人主义的极境与绝境 。
在这个意义上 , 对“灵魂伴侣”的寻求 , 是否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揽镜自照式的自我确认与自我感动呢?如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中所反思的那样:“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 , 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 。 或许 ,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要寻找的 , 并非“自己的另一半” , 而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 , 彼此具备着分歧、隔膜 , 以及走近与理解的可能 。 正像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所畅想的那样 , 真正的爱意味着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 , 超越自身、超越自恋 , 意味着“从某一刻开始 , 从差异的观点来体验生活、体验世界” 。
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文章图片

《爱的多重奏》 , 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译者: 邓刚;版本: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而从另一角度看 , 观众们的“代入感”与“沉浸式体验”亦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这档节目的初衷 。 《再见爱人》以“探索与治愈”为关键词 , 也是针对参与嘉宾、现场观察员与所有观众进行的一次自我“情感教育” 。 总体而言 , 它提供了一个“以人为鉴”、通过观察他人婚姻状态与问题进行自我观照的途径 。 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也许 , “幸福”与“不幸”都有千百种样貌 。 而在笼罩着“离婚阴影”的节目里 , 与其说种种“不幸福”的家庭与婚姻形态对观众们的现实生活构成了“警钟”与“贴士” , 不如说它们的呈现恰恰使得我们日常无暇思索的情感经历乃至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具备了一个整理、玩味与释放的契机 。 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辨识出自己 , 也就仿佛获得了些许抚慰与理解 。
与节目组的设计构成契合的是 , 观众们也往往带着“玻璃渣里找糖吃”的心态观看嘉宾们的情感历程 。 所谓“玻璃渣” , 乃是日常生活琐事与烦恼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般倦怠、委屈与怨念 。 这些玻璃的“划痕”或许并不都是那么沉重 , 却也仍可能是真实而持久的存在 , 逐步蛀蚀着亲密关系赖以形成的情感基石 。 但是 , 残酷与伤痕毕竟也只是生活之一面 , 并且是多数人倾向回避的面向 。 所以 , 哪怕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关系中 , 我们也总是极力挖掘、寻觅甚至创造着那些“甜味”的瞬间 。 它不仅仅生成于浪漫的仪式与艺术化的定格 , 更有可能隐匿在平常生活的细节肌理之中 。 观众们也通过他们日常起居中的摩擦、冲突、沟通与和好 , 不断捕捉着这些“再见”的爱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流露出的对彼此的熟悉、宽容、体贴、温柔与默契 。 这一点“糖分” , 大约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些许想象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