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层出不穷 , 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 。
所谓现实主义的题材创作 , 是指通过再现和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 , 表现人物、环境、事件组成的重重瓜葛 , 有典型的人物和故事 , 有鲜明的思想和立场 , 以此凝练出讲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感表达 。
纵观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 表现生活的一抓一大把 ,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现实主义电影 , 仍是凤毛麟角 。
1
“现实”以外的再创造
究竟什么才是一部好的现实主义电影?其实并不只有“现实”那么简单 。
2018年由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 , 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 , 它改编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代购抗癌药的真实故事 。
在这段并不复杂的叙事中 , 导演将当下诸多复杂的社会症候 , 如看病难、贫富差距大、道德缺失与社会失语者、边缘者的生存处境 , 一并杂糅进真实的社会情境中 , 让平淡的故事充满着戏剧张力 , 引发观众共情 。
而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却是一个鲜明的反例 。
这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意义大于影片本身的电影 。
在这部电影中 , “现实”成了一个近乎悬置的存在 , 它贴合不了人物的情感 , 而完全沦为一种支撑剧情的工具 。
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文章图片

《中国机长》剧照
“现实”并不是现实主义电影唯一的诉求 。
在电影的质感面前 , 它反而是一种不必刻意强调的叙事手段 , 现实主义的最终落脚 , 仍然应该是那些“现实”背后的内容 。
譬如 , 2018年的《找到你》是一部讲述诱拐儿童故事的电影 。 但在诱拐的事件之外 , 导演将镜头对准女性生育、生活乃至生存的艰难困境 , 又通过城乡映照 , 折射出对人对事的反思与洞察 。
身份的错位、性别意识的觉醒 , 这些看似一笔带过的议题 , 实际和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有着根本的联系 。
而影片看到了这样的关联 , 看到了现实背后的根 , 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
另一部同题材的电影《亲爱的》 , 也有着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强烈反思 。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 , 不在于每个观众都有类似的生命体验 , 而在于它看见了诱拐背后更共通的人性 。
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文章图片

《亲爱的》剧照
导演是透过现实主义的面纱 , 来关照边缘人群体、来透视社会非黑即白的残酷现实 。
基于此 , 它的现实才能站得住脚 , 才有在银幕上书写的必要 。
2
“以小见大”的叙事魅力
要真正理解现实主义的内在叙事魅力 , 绕不开去探究以蔡楚生、郑君里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导演创作的电影 。
在他们一同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 , 抗战的背景和主人公的命运 , 对整部电影产生了重要作用 。
如果没有主人公素芬和张忠良的爱恨纠葛 , 没有时代背景的烘托和渲染 ,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统治当局的腐朽和黑暗又如何写就?
国产|票房和口碑双赢,国产现实主义电影该怎么拍
文章图片

《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
现实主义之所以是现实主义 , 在于它有真实的场域、真实的背景、真实的情境 , 而创作者建构故事 , 也无法脱离这样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