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历史迷雾中的孤独患者( 二 )


在这道深渊里——塞巴尔德写——“没有一棵树 , 没有一丛灌木、一根残枝、一簇草 , 只是石头” , 只有“一团可怕、血腥、邪恶的烈火 , 随风横扫整座城市” 。 所谓眩晕 , 传达的是站在心灵被摧毁后的废墟上 , 在历史与现实间跳跃时接近本能的感受 。
记忆|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历史迷雾中的孤独患者
文章图片

在《眩晕》里 , 塞巴尔德初次将亨利·贝尔(第一部分里的军官)这样委身历史边缘 , 轻易会被遗忘的人物作为书写对象 。 1992年的第二部小说《移民》里 , 他用更细致、贴近现实感的笔触记录叙述者“我”身边的四位“移民” 。 “移民”来自地理空间上的迁徙 , 伴随身份与归属感的丧失 , 在记忆的沉重下引发精神上的疼痛 , 走向崩溃 。 四位移民里 , 有自幼离开立陶宛 , 参加二战后在英国乡村隐居的亨利·赛尔温大夫;叙述者年少时的老师保罗·贝雷耶特 , 他的家族在“水晶之夜”后逐渐消亡;叙述者离开德国移居美国的亲友们 , 其中一位是叙述者只见过一面的阿德尔瓦尔特舅公;最后一位是二战中被父母从德国送往英国的马克斯·费尔贝尔 , 他的父母是第一批被驱逐 , 随后遇害的犹太人 。
记忆|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历史迷雾中的孤独患者
文章图片

汉娜·阿伦特在《反抗“平庸之恶”》中写 , “思考过去的事就意味着在世界上深耕、扎根 , 并因此而安身于世 , 以防被发生的事——时代精神、历史或简单的诱惑——卷走” 。 从这个意义出发 , 背负父辈历史包袱的塞巴尔德对《移民》的书写接近以正面的态度直视德国对欧陆和犹太人犯下的罪行 , 它是一部忏悔录 , 也是一部转述的幸存者笔记 。 虽然在小说中 , 移民们在记忆的摧残下吞枪(亨利·赛尔温大夫)、卧轨(保罗·贝雷耶特) , 或怀着屈辱感躺在病房(马克斯·费尔贝尔) 。 那位远居彼岸的阿德尔瓦尔特舅公选择了更骇人的方式 , 主动将自己送往精神病院 , 渴望借电击疗法摧毁尚存的记忆和思考能力 。
记忆|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历史迷雾中的孤独患者
文章图片

他们 , 包括未被书写的那些“他们”都是历史边缘以尘埃形式存在的斯蒂芬·茨维格 , 在离开“昨日的世界”后选择用生命的终结回到那里 。 恰恰是幸存者的消失让渡出一个等待讲述的空间 , 任由后来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将其重新填补 。 只是 , 放大到整个文学与视觉艺术 , 区别于从斯皮尔伯格改编原著的《辛德勒的名单》到今年上映的《波斯语课》对这段历史的浪漫化再现 , 也不同于克罗德·朗兹曼在九小时的纪录片《浩劫》中百分百苛求真相 。 塞巴尔德的《移民》占据了一个中间地带 , 谨慎地召回死者的幽灵 , 用照片和文字兼并不可完全讲述的真实和最大限度的虚构 , 以此编排这个空间 。 同时 , 他要承担随时被空间里的记忆吞噬后再次眩晕的危险 。
记忆|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历史迷雾中的孤独患者
文章图片

电影《浩劫》剧照
回想拉斯洛·奈迈施在《索尔之子》里创造出虚化、晃动、紧贴主角面部的特写镜头 , 观者借塞巴尔德小说中模糊叙述者的身份完成的阅读体验 , 类似在《索尔之子》中只能将双眼放置在主角肩头 , 浸入式地跟随他抬尸、奔走 , 从集中营逃跑 。 既然塞巴尔德可以将真实的照片纳入写作 , 同样 , 我们可以将真实的塞巴尔德纳入这部电影 。 当主角藏在林中木屋 , 前来追捕的纳粹军人捂住一个看到这幕的男孩的嘴 , 随后枪响 , 男孩被放开 , 头也不回地跑入林中 。 这个男孩就是塞巴尔德 。 成年之后 , 他回到此地 , 写下《移民》和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