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似丹|法国医生贝熙业的中国往事

吴似丹|法国医生贝熙业的中国往事
文章图片

齐白石赠予贝熙业的《茨菇游虾图》 。 通过很多名家题赠贝熙业的书画作品 , 能看到“贝大夫”在中国的社交之广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深 。
上个月 , 北京华辰2021年春拍落槌 , 中国传统艺术专场中最受关注的贝熙业、吴似丹伉俪旧藏专题远超估价成交 , 其中一幅齐白石赠予贝熙业的《茨菇游虾图》 , 成交价为120万元人民币 。
这批尘封已久的旧藏 , 揭开了法国医生贝熙业的中国往事 。
“贝熙业和吴似丹年龄相差52岁 , 他们之间是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说 。 1954年10月 , 贝熙业夫妇离开中国 , 五箱古玩保留在法国大使馆 。
打开一个做工精巧的蓝色布面团扇盒子 , 里面是吴似丹旧藏的八柄团扇 , 工笔花鸟画风极为细腻生动 , 据推断是她本人所绘 。 这些作品是一位名媛的才情与闲逸生活方式的显现 。
通过很多名家题赠贝熙业的书画作品 , 则能看到“贝大夫”在中国的社交之广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深 。
《茨菇游虾图》是齐白石的作品 , 画面上 , 在丛生的茨菇下 , 游弋着数只动态各异的虾 , 上题“贝大夫” , 显示两人关系亲近 。 康有为女儿康同璧的画作传世极少 , 但题赠给贝熙业的书画作品却有四件 , 其中一件近乎白描的人物画《落花人独立》这次拍出6.1万元人民币 。
2015年 , 纪录片《贝家花园往事》在央视播出 , 被历史遗忘半个多世纪的法国医生重回公众视野 。 这一次 , 贝熙业、吴似丹伉俪旧藏的面世 , 又让历史往事鲜活重现 。
为游击队送药
几年前 ,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专家张文大曾带着一批历史爱好者、学者和纪录片导演 , 一起探访位于北京西郊的贝家花园 。
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贝家花园有三处建筑 , 依山而建 , 古朴简洁 。 这里是贝熙业在中国的居所和诊所 , 村口的三层碉楼是接诊病人的 , 也曾为抗战时期的游击队员治过伤 。 他的老友李石曾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 , 题赠的“济世之医”四个字 , 仍挂在碉楼东门的门楣上 。
张文大花了很长时间翻阅档案史料 , 寻访北安河周边老人 , 还原出贝熙业的人生往事 。
1872年 , 贝熙业生于法国教师家庭 , 在军医学校拿到博士学位后 , 以法国军医身份前往印度、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 。 41岁那年 , 贝熙业携法国妻子到北京 , 担任法国驻北京公使馆医生 。
他在中国的岁月 , 历经民国时期、抗战时期 , 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 他的病人名单可谓显赫 , 包括了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 , 以及孙中山、梅兰芳、蔡元培等各界名流 。 1916年6月 , 袁世凯去世前请的最后一位医生也是贝熙业 。
蔡元培聘他做北大校医 , 月薪200大洋 。 收入颇丰的他 , 拿着赚来的钱 , 替周边村民无偿看病 , 为周边儿童免费打疫苗 。 张文大在寻访中发现 , 一些北京西山的老人还记得幼年时接受贝熙业诊治的经历 。
上世纪20年代 , 贝熙业不仅是享誉京城的医生 , 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 。 贝家花园的座上宾中 , 不仅有蔡元培、李石曾等文人 , 也有诺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圣琼·佩斯等 。 他与蔡元培、李石曾创办中法大学 , 为赴法留学的学生提供培训 。
1937年七七事变 , 他随使馆冒着危险去往前线 , 走到哪里就治到哪里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贝熙业每天骑行40公里 , 带着几十斤重的药品 , 从贝家花园出发 , 转交给地下游击队 , 再输送到战地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