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做为主帅只打过一场胜仗 称为武圣徒有虚名吗

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今天想谈谈三国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会引起争论 。小人物也许争议会小一点,但大人物就不一样了,尤其像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人物,但真正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争议的,要属关羽了 。这个人物在以后的历史中,以令人奇妙的方式改变他本来的面目 。今天我们要说关羽,必然会引起关羽粉丝的疯狂反对,甚至过激情绪,但请记住,今天我们说的是历史 。
要揭开关羽的真面目,得先从他的武功和武德说起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出道时一个著名的亮相 。然而,在正史中,斩华雄的其实是东吴孙坚 。所以这个故事没有办法证明关羽的实力 。
再说斩颜良 。当时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打败曹操手下的大将徐晃,曹营中无人可敌,此时关羽出马,一刀即斩颜良 。颜良、徐晃在当时都是已经成名的大将,特别是颜良,以勇闻名 。关羽竟然一个照面就杀了颜良,许多人就此断定关羽强过颜良,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颜良其实并非不能战,而是死于毫无防备 。
首先,于情理上,颜良没把关羽当敌人 。当时关羽的结拜大哥刘备是与曹操为敌的,而且当时正在袁绍军中,颜良见到关羽,自然以为他是来投奔己方的,故不准备迎敌,结果被关公斩于马下 。
再者说,关羽纯属突袭,颜良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三国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是:"(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hellip;hellip;"
《三国演义》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 。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 。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hellip;hellip;"这段话中,关公有两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一是"倒提青龙刀",二是"将盔取下放于鞍前" 。按常理,古时武将上阵都要将头盔、铠甲穿戴整齐,目的是保护自己,而关羽冲阵时,却是一副完全不设防的架势,河北军及颜良都以为关羽不是来投奔的就是来传话的,因此根本未做迎敌准备,河北军甚至放开一条大路 。关公则抓住了对方的心理错觉,完成刺颜良这一极其困难的任务 。
通过上面一虚一实的事迹,都难以看出关羽的武功实力到底有多强,但能推测其胆子倒是不小 。如果考虑到斩颜良是一种谋略也就罢了,假如从两军对阵先通名报姓的规矩来说,关羽的武德似乎就欠奉了 。
再说关羽的谋略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作为主帅只打过一场胜战,就是镇守荆州时,出兵攻打曹军,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 。但胜利之后仍不能攻克樊城,等到徐晃前来增援后,又打不过徐晃,只得解除樊城之围,这说明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 。即使如此,此时的关羽军队元气未伤,如果安然返回荆州,还有机会 。然而,却突然被东吴的吕蒙使了一招白衣过江,夺了荆州 。这当然与关羽的失策有极大的关系 。
最显关羽低能的是,他竟然将后方基地托付给恨他入骨而又被他轻视的两位将领 。当初,在荆州誓师出征时,关羽处罚糜芳、傅士仁两个留守基地的统帅,即播下危机的种子;待到进攻樊城时,关羽又因为这两位统帅不能完成供应军粮的任务,派使者去威胁他们:"如期把兵员粮草准备好,要不然我回来就斩了你们 。"关羽此举就如将基地建立在沙滩上 。他的行为完全不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大将,反而像是一个纵情任性的暴发户 。结果,吕蒙稍一策反,就连糜芳这样的皇亲国戚也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