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 。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 。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 。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 。宋初为中书舍人 。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 。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
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 。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李昉怎么读
李昉[fǎng]
【李昉怎么读 李昉生平简介 李昉是怎么死的】李昉生平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 。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 。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 。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 。李昉掌管军中章奏,周世宗柴荣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 。”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柴荣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 。同年冬,柴荣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 。同年,周恭帝柴宗训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 。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宋太祖赵匡胤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 。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 。”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 。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 。经宰相推荐,赵匡胤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 。不久,任直学士院 。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 。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赵匡胤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 。”赵匡胤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同乡武济川预选 。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赵匡胤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同年冬,判吏部铨选 。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赵匡胤告发赵普的过错,赵匡胤向李昉询问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赵光义出征北汉 。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
- 怎么睡都睡不饱?可能是这6种疾病搞的鬼
- 老婆好还是妈妈好怎么回答?
- 老婆容易发脾气急躁怎么回事?
- 棕竹怎么养
- 盆栽杜鹃花怎么养
- 迷你岩桐怎么养
- 花友经验 铁线莲怎么种
- 佛手怎么养
- 一叶兰怎么养
- 地不容怎么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