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屡战屡败 “飞将军”是不是被吹出来的神话?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戎马一生没有封侯的飞将军李广,是强大的汉王朝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朋友喜欢吧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名将相提并论,认为李广没有被封侯是其运气不好,因此多加惋惜 。然而如果看汉史就会发现,作为将军的李广,似乎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功 。一个问题不免浮现出来:飞将军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究竟是不是吹出来的呢?
首先,不得不承认,李广在汉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 。很多后世的文人都以其为素材,创作过诗歌文赋 。李广本人身材高大威猛,手臂修长,善于骑射,行动敏捷迅猛 。在任上谷太守时,李广三天两头就找匈奴人打小规模的遭遇战,每次都能斩首敌军若干 。由于汉景帝时,汉朝采用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汉朝边境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防守状态,此时的李广作用尤为凸显,其作为守将的谋略与果敢,在匈奴军队中颇有威名 。
前期的成功铸就的李广,同样也塑造了李广的性格 。史书里多次提到李广“有才,自负其能”,每次打仗都是个人拼了命的打,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作为一个将军,李广不重运筹帷幄,反而喜欢身先士卒带队冲锋 。这确实可以鼓舞士气 。但这种习惯也影响了李广在汉武帝时代对匈奴较大规模战斗时的指挥能力 。
除此之外,李广的气量也一直被为人诟病,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李广从匈奴手里逃回来时,因为损失过重加上被俘虏,当时判了死罪,李广花钱保了自己一命,被贬为庶人 。有次李广回灞陵亭时太晚,城门已经关了 。亭尉不但不给李广开门,还训斥他说:“规定不能夜行,将军尚且遵守,你一个前任将军竟然还敢触犯 。”这事儿确实是李广理亏,他就没说什么 。但是后来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故意带上了那个亭尉,然后借口把他杀了 。在相同事情的处理上,以韩信受胯下之辱、韩安国被狱卒侮辱,后来二人得势后均不计前嫌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成大事者的胸怀,李广本就不具备 。
那么,李广的战绩如何呢?文景帝时期,李广确实取得过一些对匈奴战斗的胜利的,以萧关之战、昌邑之战、上郡之战为代表 。公元前158年,匈奴14万军队压境,文帝遣10万大军迎战 。但最后双方没有打起来,匈奴军队抢掠一番后撤军,汉军也做了一些象征性的追击 。李广在此役中射杀若干敌军,表现抢眼 。景帝三年,吴楚之乱爆发 。此役中,李广以皇帝侍从的身份任骁骑都尉参与平叛,颇有战功 。之后的上郡之战中,李广带着百余名骑兵硬是忽悠得匈奴大军不敢前进,反而趁夜色撤兵 。这场有惊无险的对峙竟然是李广戎马生涯中最后一场胜仗 。
【李广屡战屡败 “飞将军”是不是被吹出来的神话?】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 。此时的汉朝已经拥有反击匈奴的能力,元光五年(前129年),汉武帝分兵四路出击,李广带着1万精锐从雁门出击 。这场李广打得狼狈不堪,不仅全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他自己都被活捉了 。后来在右北平之战中,李广带领4000兵马配合张骞1万众奉命牵制匈奴左部,无奈与左贤王4万大军交战 。李广力战,伤敌甚众,但自己也打得全军覆没 。李广没有完成既定使命,最后也只是功过相抵 。元朔六年,卫青率军10万直击匈奴 。此战李广任后将军,虽然是场胜仗,但他没捞到什么功绩 。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竟因为迷路而错失战机,羞愤自杀 。一代飞将军就此陨落,令人叹息 。
李广自称经历大小70余役,然而斩杀敌军数目甚至不如卫青漠北一战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广是一位出色的守将,而在汉朝武帝时期的军事行动中,李广战功实在是少得可怜 。从李广的任职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其期望是非常重的 。“前将军”“后将军”这些称号和那些炫酷的将军称号不同,前者在军中有明确的重要分工,后者只不过是皇帝拿来哄人开心的称号 。而他浪费了皇帝给他的一次次机会,甚至到对匈奴作战后期,汉武帝都认为李广是一员“霉将”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李广作战勇猛有余,有一定的智谋 。但其控场能力远不如中国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将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