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怎么查文献

1. 我是怎么查文献和整理文献的 在读研这段时间里,实验做得不是很多,文献倒是读了不少 。可能是老板也发现了我这个人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人,干脆就让我做个文献阅读器了 。从研一到现在,每当老板脑子里出来一个想法,出来几个关键词,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给我查阅和整理文献 。算起来前前后后看过的文献应该不下三四百篇了 。我估计每个方向单拿出来写个中文综述都差不多够了 。有人也许会问,你是怎么看文献的,特别是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 。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 。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 。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 。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 。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 。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 。
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invited paper或是发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牛人们写的 。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于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 。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 。最后就是针对自己的课题查找阅读相关英文文献了 。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面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 。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和怎么具体阅读整理文献 。根据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四类英文文献是我们所需要的:
2.本领域牛人或者主要课题组的文献 。每个领域都有几个所谓的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 。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 。这里有人可能要问,我怎么知道谁是牛人呢?这里我个人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是在ISI检索本领域的关键词,不要太多,这样你会查到很多文献,而后利用ISI的refine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多,原则上一般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人和课题组就是这行里比较主要的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而后登陆会议主办者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来说都是在该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呵呵
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 。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要么思路比较好,要么材料性能比较好,同时其文笔应该也不赖的话 。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的 。
4.最后就是当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识,开始做实验并准备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看的文献了 。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做的实验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原有材料的改进还是创造一种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备方法,还是采用新的表征手段或是计算方法 。明确这一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 。而且往往当你找到一篇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后,通过ISI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献和它引用的文献,从而建立一个文献树,更多的获取信息量 。此外,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文献的整理 。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抱着一种先下来再说的思想 。往往下来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盘空间 。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我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 。就是只关心三点:文章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文章中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以及性能变化)和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 。当然,如果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 。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来归纳文章,说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进某个性能或提出某种方法)+表征手段(如XRD,IR,TEM等)+主要结论(如产物的性能) 。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