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在佤族怎么写( 三 )


佤族实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 。有些地区则保留将亡人葬于竹楼下或竹楼附近的习
6. 帮我介绍一下佤族这个民族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具 。
有35.1 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侃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 。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 。
汉晋时期,“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 。侃族的称谓很多,自称有“佤”、“布饶”、“阿佤”等 。
1962年,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改称为“佤族” 。佤族生活的地区主要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 。
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很少平坝,故称为阿佤山区 。阿瓦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
历史上侗族曾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向佤族地区派出了民族工作队,按照“慎重稳迸”、“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疏通民族关系,争取民族上层,发展生产 。
1954年以后,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以及耿马、双江、孟连三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县陆续成立 。阿佤人民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时代,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佤族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等都有许多特点 。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严格的家族制度,即由某个祖先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家族 。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姓氏和严格的族规,家庭成员有互助、恤孤等义务 。村寨是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单位,几个或十几个材寨组成一个部落 。
成年男子平时生产,战时皆兵 。所谓的“战时”是指保卫边境、保卫村寨的自卫防御战斗 。
这些组织形式,虽然具有氏族社会的痕迹,但也充分显示了佤族群众团结互助、勤劳尚武的民族精神 。佤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班洪(沧源县境内)地区的佤族则信仰小乘佛教 。
基督教传人后,不少人也信仰基督教 。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崇拜较普遍,每年群众性的祭鬼活动较多 。
最突出的有“拉木鼓”和“砍牛尾巴” 。佤族群众认为,木鼓是通天的神器,把“木鼓”拉回村寨,要剽牛祭把,祈求上苍保佑,使谷子丰收,不受外寨人袭击,百姓生活美好 。
“木鼓”是从树上截下的一段两米左右的树干,经加工制作而成的鼓 。“拉木鼓”活动很隆重,每年12月(佤历的“格瑞月”),由村寨的小头人带领人们到山上选定好大树,然后砍倒截下一段,拉回村寨 。
在拉回的路上,男女老幼又是唱又是跳,尽情欢乐,甚是热闹 。拉回村寨“木鼓房”后,接着举行各种活动 。
木鼓用鼓槌敲打,能发出“咚咚'之声 。在木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 。
木鼓是佤族的重要象征物,佤族的每个寨干部有木鼓,也都有木鼓房 。佤族人民喜爱歌舞,他们的舞蹈真可谓丰富多彩 。
常见的有“圆圈舞”、“舂米舞”、“打歌”、“拜年歌”和“摆脚歌” 。圆圈舞是群众性集体舞蹈,动作很简单,不分男女老幼,围成一个圈,彼此手拉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边歌边舞 。
舂米舞往往在盖新房期间进行,一般是青年男女参与 。当夜幕降临之后,在新房门前燃起火堆,人们聚在门前,围着火堆,由4个人手拿木棒冲击木锥,做出舂米的动作,其他人和着木棒的节拍跳起欢乐的舞蹈 。
佤族舞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敲木鼓和甩发 。佤族女青年在跳舞时常常甩动披肩的长发,随着长发的甩动,那戴在颈上的银项圈也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