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赤壁官渡的兴势之战 史上让蜀汉延国20年( 二 )


相比之下 , 傥骆道和子午道的通行条件还不如褒斜道 。位于东面的子午道南口 , 是几条通道中距离汉中最远的 , 兵家向汉中进兵 , 一般都不走此道 , 而傥骆道是由汉中盆地东端的成固(今陕西省洋县)入傥水河谷 , 过分水岭后 , 再沿骆谷进入关中平原 。其道路程虽短(全长420里) , 但中间绝水地段较褒斜道长 , 山路险峻 , 其中越秦岭主峰一段 , 盘山路曲折回旋八十余里 , 共八十四盘 , 行军不易 , 易受阻塞 。曹爽恰恰选择了大军从傥骆道进攻汉中 , 事实证明 ,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魏军来犯的消息传到汉中 , 令蜀汉守军极为震惊 。当时在汉中驻有不足3万的蜀汉守军 , 算上当地农民战时变成的义勇(按照稍后西晋太康初年的人口统计 , 汉中郡为15000户 , 而三国时期可能还要少些) , 以一户出一丁计算 , 总共估计可以征集近万义勇 。人数上不占优势 , 义勇的战斗力与正规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 因此 , 面对气势汹汹来犯的10万魏军 , 汉中的蜀汉守军处于绝对的劣势 。
在这种情况下 , 一些蜀汉将领建议 , 放弃外围的秦岭山险 , 全军收缩至诸葛亮时期筑起的要塞汉、乐两城——两地分别在沔阳(今陕西勉县)和成固(今陕西省洋县) , 是北拒曹魏的重要城堡——任由魏军进入汉中腹地 。这期间 , 蜀汉主力有足够时间从涪县出发援救阳平关(蜀北主要门户 , 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入汉水处 , 流经的白马山山势高峻 , 扼险作关) 。但是 , 镇守汉中的主将 , 曾在街亭之战中劝谏马谡不要屯兵山上的王平不同意撤守 。他认为 , 敌人如果趁我援军不到即攻克阳平关 , 就会酿成大祸 , 因而坚持应固守秦岭险要 。众将之中 , 只有参军刘敏拥护王平的决策 。刘敏认为 , 汉中百姓男女布满田野 , 庄稼还在田里 , 如果听任魏军进入平原 , 则大事去矣 。于是 , 刘敏率部占据兴势山 。兴势山在洋县西北43里 , “形如一盆 , 缘外险而内有大谷” , 是傥骆道南出口战略要地 。蜀汉依山而筑“兴势围” , 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由于兵力严重不足 , 蜀军在防御时不得不采用虚张声势的做法 , “多张旗帜 , 弥亘百余里” 。王平所率领的“后拒”(机动预备队)数量少得可怜 , 如果魏军从兴势前线分出部分兵力改走不远处的子午道进入汉中 , 身为都督的王平只能带领千人赶赴援救 。好在狭曲陡峭的傥骆道帮了蜀军的大忙 , 如曹丕当年所说 , “汉中地形实为险固 , 四岳三涂皆不及也”“一夫挥戟 , 千人不得过” 。魏国大军入骆谷数百里 , 成了一字长蛇阵 , 兵力上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而处于劣势的蜀军不但凭险据守 , 有地利之便 , 其军中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更是骁勇异常 , 这支部队人人身着铁甲 , 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 最擅长的是夜袭 , 装备的是涂有毒箭头的连弩和钢刀 。当此之下 , 魏军“进不获战 , 攻之不下” , 陷入被动境地 。王平的坚守为蜀军主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闰3月 , 后主刘禅下令费祎率军救援汉中 。但涪县与汉中距离过远 , 相隔几乎近千里 , 按汉代军队每日行程 , “轻(装)行五十里 , 重(装)行三十里” , 加上蜀道险阻 , 行军艰难 , 援军赶到汉中已是4月的事情 , 距离魏军入侵几乎已过去两个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