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耳字怎么写

1. 古代的耳字怎么写 古代的耳字写法:
一、耳的释义:
1、耳朵:~聋眼花 。~闻目睹 。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银~ 。
3、位置在两旁的:~房 。~门 。
二、组词:
中耳、外耳、耳垢、耳饰、附耳
耳背、内耳、耳尖、耳针、耳门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耳光[ěr guāng]
用手打在耳朵附近的部位叫打耳光 。事实给了造谣的人一记响亮的~ 。也说耳光子 。
2、耳热[ěr rè]
指极端兴奋或害臊:酒酣~ 。说到婚事 , 姑娘顿觉脸红~ 。
3、附耳[fù ěr]
嘴贴近别人的耳边(小声说话):~低语 。他们俩~谈了几句 。
4、耳孔[ěr kǒng]
外耳门 。
5、耳轮[ěr lún]
耳郭的边缘 , 大部分向前卷曲 , 下连耳垂 。
2. 耳字的古文 1. 了
2. 语气助词 , 无实际意
耳:【e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 。~垂 。~鬓厮磨(mó) 。~穴 。~聪目明 。~濡目染 。
2. 像耳朵的东西:木~ 。银~ 。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 。鼎~ 。
4. 听说:~闻 。~软 。~顺(指年至六十 , 听到别人的话 , 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 , 后指人六十岁) 。
3. 古汉语中“耳”字的用法是什么 古汉语中“耳”字的用法如下:
一、作名词:耳朵 。“闻寡人之耳者 , 受下赏 。”
白话译文:能传到我耳朵里的 , 得下等奖赏 。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名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 。“木耳”、“银耳”
三、作动词:听说;耳闻 。
四、作兼词:相当于“而已” , 译作“罢了”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 直好世俗之乐耳 。”
白话译文: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清静典雅的音乐 , 只不过喜好当下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 。
出处:先秦·孟子《庄暴见孟子》
五、作助词:表示肯定 。“古今一也 , 人与我同耳 。”
白话译文: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 , 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 。
出处:战国·吕不韦《察今》
六、作形容词:位置在两旁的 。“耳门”、“耳房” 。
4. 耳字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横、竖、竖、横、横、横
拼音:ěr
部首:耳
笔画:6
基本解释如下: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 。耳垂 。耳鬓厮磨(mó) 。耳穴 。耳聪目明 。耳濡目染 。
2.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 。银耳 。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 。鼎耳 。
4. 听说:耳闻 。耳软 。耳顺(指年至六十 , 听到别人的话 , 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 , 后指人六十岁) 。
5. 文言助词 , 而已 , 罢了:想当然耳 。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 , 死即举大名耳” 。
详细解释如下:
【名】
(象形 。甲骨文字形 , 象耳朵形 。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耳朵)
7. 耳 , 主听也 。——《说文》
8. 耳者 , 肾之候 。——《白虎通·情性》
9. 耳者 , 心之候 。——《春秋·元命苞》
10. 耳目者 , 心思之助也 。——《鬼谷子·权篇》
11. 坎为耳 。——《易·说卦》
12. 忠言逆耳利于行 。——明·刘基《苦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