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第一章怎么写

1. 如何写好博士论文第一章 写好一篇博士论文,首要前提是选好题 。
如何选题?“选题”之“选”是指选择 。选择是主体行为,是主体性的突出表现 。
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他(她)有其特定的目的 。主体性的本质规定就是目的性 。
无目的者不足以为主体 。有了一定的目的或价值目标,他(她)就也才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即选择一个能或最能达成自己目的课题____这样的课题才是有意义的 。
为此,他(她)应该且必须关注现实,以便发现现实中的重大的或具有普遍性的但又是尚未有定论的问题 。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带着一定的有意义的问题去选题,才能选好题 。
选题固然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所要作的论文的价值,但是,并非选到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目,就足能保证其论文的价值和质量 。一篇论文的价值和质量还取决于其特定的研究方法 。
人类的文明史,从物质文明方面看,其实质性的进步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进步,至少在中国是体现在从石器到青铜器特别是铁器的飞跃 。
然后是从铁器到大机器的飞跃,再是大机器到电脑的飞跃 。
.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如此,人类思维的进步同样是如此,本质上也不过是思维工具的进步 。所谓思维工具,在学术意义上就是学术研究的方法 。
学术的进步的实质在于其研究方法的进步 。方法取决于观念、理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和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 。
方法的进步本质上乃是观念、理念的进步 。没有观念、理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方法的创新 。
如何革新或转变观念、理念?对于一定的学科来说,观念、理念的更新,取决于对该学科(例如哲学)元理论的研究 。例如,如果想要在哲学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就必须研究古今特别是当今中外的哲学观念的变化,由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念,进而以此观念为指导,以它为视野、视角来进行特定主题的研究 。
对于历史(包括哲学史)研究来说,其研究无非是对一定历史文本或历史资料的研究 。这种研究,本质上乃是对历史文本或历史资料的理解 。
“理解”的前提是有“理” 。有“理”,才有“解”;无“理”,则无“解”矣 。
这个“理”是什么?它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形式” 。这个“形式”既是“质料”(历史文本或历史资料)所追求的目的,同时也是推动它的力量 。
这里作为其目的的“形式”,就是上文论述选题时所述之目的或价值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目的,就是意味着没有“形式”,没有“理”,从而也意味着无“解” 。
既然无“理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历史(包括哲学史)研究了 。其实,不仅历史(包括哲学史)研究,其它一切学术研究,也都是对一定资料或材料的理解 。
人文科学是如此,自然科学也是如此 。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是对一定材料(关于自然现象的经验)的理解 。
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也就是“理”“气”关系 。按朱熹的解释,“理”属“道”,“气”属“器”,它们的关系属于“道”“器”关系 。
朱熹的理气观是“理在气先”,从学术上说,这就是意味着研究目的是研究活动的先导 。顾炎武则认为“非器则道无所寓”,这是意味着研究目的是不能离开研究对象的;离开研究对象的所谓目的,是空洞的;研究目的必要在研究对象上体现出来,或者说,要在研究对象上体现研究者的意志 。
这就是说,学术研究本质上就是在主观领域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改造 。这种改造活动实是研究者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