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多少同性恋群体

在这个多姿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不可否认,在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的取向和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就是同性恋群体 。那么生活中有多少同性恋群体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故事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却一直过着几乎不为人知的“柜中”生活 。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交流渠道的闭塞和信息的匮乏,外界对同性恋者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猜测和疑忌,这更加重了处于相对弱势的同性恋者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现在很多国人都对同性恋群体抱有太大的偏见而且缺乏最基础的对于”人“这个平等个体的尊重 。我们需要去呼吁他们的权利,号召更多的人给予关注和尊重!
两例案例
两例案例,第一例是女同性恋,第二例是男同性恋 。
案例一:暂称小A,女,生于1990年 。自幼家庭美满幸福,没有特殊的家庭磨难 。现为一名女同性恋者 。于2011年与其同性恋女朋友已相处1年半 。
案例二:暂称小B,男,生于1992年 。出生即父母离异,从小没有见过母亲 。因后母关系,自小与奶奶生活 。于2008年成为男同性恋者,现今没有固定生活伴侣 。
案例分析
3.1 成因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人们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一是生理角度,学者们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和激素水平 。其二是心理社会角度,精神分析学说强调恋母情节导致了特殊的母子关系,形成同性恋 。但至今仍未有定论 。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最终他们认为在造成同性恋倾向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中,有几个因素很重要:(1)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最为重要 。(2)恋母情结 。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成因所持的观点相似 。
案例一:小A在高中时暗恋过男生,但没有谈过恋爱 。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看耽美小说(即男同性恋小说),觉得其中的同性恋之间的爱情很美好,便想和同学尝试一下,但是那段感情在现在她看来只是纯洁的友情 。之后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了一个女同性恋群,并与群主恋爱,两人至今已相恋1年半 。
生理因素方面,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探讨 。在心理社会因素上,小A有轻微恋父情节,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吻合 。但是没有特殊的在异性恋情感上受伤的经历 。据小A给我的描述,她当时加入那个群只是试试,抱着成就成,不成就算的心态 。可以说当下的“腐女文化”(即女性喜欢看男同性恋相关的小说、漫画等)盛行,成为了小A变成同性恋的一个社会因素 。
案例二:小B曾经追过女生,也与女生谈过恋爱,可见他并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 。从小B的童年经历来看,没有接触过母亲,但可以理解为他把对母亲的情感投射到奶奶身上,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节来解释 。但他真正成为同性恋则是被成年男性的诱导 。他在大学的时候被年长男性表白,并发生性关系,最后接受了同性之间的恋爱 。至今他表示已经没有办法爱上女性,看到女性的身体也没有办法起生理反应 。
可是,小A、小B二人都非常认同自己的性别,小A认为自己是女性,小B甚至说“谁说他是女的他跟谁急” 。并不像有些同性恋者因为在幼年时不能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而导致同性恋 。
3.2 感情生活
3.2.1 同性恋之间的感情与异性恋的相似之处小A与其女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在我看来与异性恋并没有太大差别 。在她与女朋友相处2个月后,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过生日时,其女朋友帮其筹办生日会,让她颇为感动 。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吵架、闹分手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