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的论文怎么写( 五 )


多侧面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材料中选择整理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可称为“众星拱月” 。
“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 。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 。
回答完毕,顺祝学习进步 。
5. 历史人物论文怎么写 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假设没有他和他所做的事情的话,中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 。
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联系的 。现在网络上可以看出前苏联当年国内的统治是一种红色专制,中国,现在没有当年苏联那么专制,也免不了对当年的历史有所隐瞒和修改 。所以,我更愿意避开教科书里那些主观的判断性的结论性的语句 。网络给了我们更多接触历史的道路 。我更愿意去看上面的一些回忆录 。
首先,我不把张学良当成教科书中的“大英雄”来看待 。俗话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 。他出身军阀家庭(而且是由土匪发展起来的军阀家庭)尽管后来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但是,耳濡目染让他身上有他父亲-张作霖的土匪气息 。这在他后来的作为中有所体现 。军事将领做的好不好先且不论,至少能先说出来,他不懂的玩弄政治 。
之前应该说一下,看电影的时候我就觉得,张学良能带领他的东北兵,并不只是他土匪爹的缘故,他在东北军中的威望非常高,比如在郭松龄叛变中,士兵见到他知道不是他的命令后几乎放弃作战;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后西安东北军暴起,酿成二二事件 。这些,都可以看出他手下的军队,都是愿意为他而死的,如果他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话,军队是回服从他的 。
从东北易帜开始说起,历史书上说这是张学良系国仇家恨于一身,为民族大义而为 。当时真的没有别的想法吗?军阀,近代中国军阀混战,为的是什么,无非是底盘和权利 。当时,身后,日本在虎视眈眈;正面,蒋介石的军队—这支披着国民革命军的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阀的军队,也在步步逼近;自己的父亲刚刚去世,自己还没有完全能控制的情况下,易帜,应该是最好的自保的方法 。而对于蒋介石来说,即使张学良不能象他老爹那样把东北军指挥好,这支由生性剽悍的东北人百战而出的军队也不是好啃的,搞不好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对方却主动要求易帜,他当然高兴的了不得 。所以很多条件也就答应下来 。
当然,就算这个假设成立的话,也依然不能磨灭张学良的历史功绩,他选择了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投降到当时实力远超过蒋介石的日本,扰乱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 。可以想象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顶住了多大的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里也能隐约看到他老爹的影子 。我是军阀,但是我不卖国 。什么事都敢做,就是不敢做汉奸 。
然后是中原会战的时候,领兵入关,在黑云压城,千钧一发的时候援助了蒋介石,帮蒋介石这个大军阀打败了其他军阀,成为形式上的领袖 。在国内,阎西山,李宗仁,白崇喜哪个都是在军事和影响上都不弱 。不能平起平坐,独霸一方,各自为政倒是没问题的 。蒋介石在大陆,可以说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过中国 。直到到了台湾,才算是真正的成了国民党的绝对领袖 。
正是这次出兵相助,使蒋介石和张学良做了结拜兄弟,(但是蒋介石从来没好好对待过他的兄弟 。李宗仁,冯玉祥也受过这个待遇 。结果最后结果都不怎么样,甚至比张学良还惨 。)恐怕也使蒋介石看到东北军的厉害,觉察出这是个威胁 。心里恐怕已经有了找个机会灭了你的想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