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拼音怎么写

1. "领略"用四字词语来表示 用四字成语表示"领略",就是感同身受的意思 。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
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
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青出于蓝胜于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 。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 。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 。《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 。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 。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