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 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
撒拉族介绍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 。撒拉族 , 早在元朝时 , 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 , 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 , 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 。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 "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 , 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 , 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 ,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 。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 , 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 。
无文字 , 通汉文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 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
独龙族介绍 现有人口5817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
过去 , 独龙人没有统一的族称 , 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 如“独龙”、“迪麻”等 。“俅人”、“俅曲”、“曲人” 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 。
新中国成立后 , 正式定名独龙族 。千百年来 , 独龙河谷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封闭状态 , 保留着较浓厚的原始社会末期特征 。
独龙人从事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 , 采集和狩猎在家庭副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 , 没有文字 。
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 , 部分通晓汉语 。布朗族介绍 现有人口82280 ,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 , 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 。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 , 元、明、清时称“蒲蛮” , 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 , 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 。
新中国成立后 , 根据本民族意愿 , 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 无文字 。
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 , 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瑶族介绍 现有2134013人 ,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 。
【锡伯族文字怎么写】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 。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 , 多达20个支系 。
新中国成立后 , 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
受居住地域限制 , 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 。仡佬族介绍 现有437997人 。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 , 平坦地区多种水稻 , 山区旱地多种杂粮 , 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
仡佬族历史悠久 , 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 , 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 , 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仡佬 ” 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 , 属汉藏语系 。语族语支的归属 , 学术界尚未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