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言律诗怎么写 写作要求: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 。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
【怎么写七言律诗】一、篇幅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
二、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
三、讲究平仄 。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
四、要求对仗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 。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 。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 。
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
杜甫以下至中唐时期,七言律体未能推陈出新 。晚唐时期,七言律诗则打开了新局面 。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这几位七律圣手不仅修整了律诗的形体,而且改造了律诗的气质,把律诗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中总结了唐代七言律诗的发展历程:“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 。至崔颢、李白时出古,一变也 。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 。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
五代时期七言律诗乏善可陈 。宋代七律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佳作不少 。元明清以下,七言律诗逐渐衰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2. 七言律诗怎么写 一.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如同“五言律诗”前面加与五言前节两个字平仄相反的字 既成 。七律同七绝一样,首句通常入韵(七律首句不入韵也可,古今少见,但必须符合3、4的格式;“五绝”“五律”首句通常不入韵) 。七律2、4、6、8句都入韵,一定要用平声韵 。3、5、7句不入韵,但尾字必须用仄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