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这首诗怎么写( 二 )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 。”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 。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 。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 。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 。“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 。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 。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 。“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
3. 菊花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描绘了秋季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 。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 。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