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的山怎么写

1. 罗浮山的主要山峰 罗浮山(《太平寰宇记》称为博罗山)矗立于南粤大地之上,气势恢宏,仪态万千;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流泉980多处,洞天美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山中景色如画 。
罗浮山最高峰为罗山的飞云顶(峰),海拔1296米,其次为浮山的上界峰,海拔1276米 。飞云顶为顶点,向南、东南、东北、西、西南辐射,结合山势走向,列述主要山峰如次 。
飞云顶,正尖圆,四望洞达,云常起足下 。山顶有“罗浮君之神”石坛 。
联曰:“斗南一岳,天外三峰” 。东面不远处,杂树丛生满谷,有宋代赵汝驭所建子日亭故址,为登飞云顶观日出的最佳地点 。
山顶是一块约100平方米的草地,花香草密 。从飞云顶上眺望,四百峰峦隐现于云海中,正如前人所谓“四百峰峦江海上” 。
东望惠州、博罗,东江如练;南望石龙、东莞,阡陌纵横,平畴沃野;西侧上界三峰,如巨人矗立,峻拔雄伟 。子日亭下为阿耨池,乱石丛中,水碧如玉 。
池侧,故有阿耨塔,久废 。每年重阳节登飞云顶者少则3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 。
飞云顶前有聚霞峰,常有紫霞聚其上,时有碧鸡群飞或独鸣空林 。清代陈伯陶《罗浮志补》以为即飞云顶,实误 。
飞云顶东南下,经凤凰台至分水坳约2.5公里,是为罗山浮山接合处 。坳上有铁桥,一石飞空,两端各峙砥柱,长数十丈,上横绝 ,下跨悬崖,桥色苍黑,名为铁桥,实为石梁 。
玉鹅峰为罗浮山南面诸山之祖 。岩壁陡峭,有明学士赵志皋摩崖石刻“千丈岩” 。
此处产龙须草,故又名龙须岽 。传说葛洪之妻鲍姑在此采药堕崖而亡 。
故有大慈寺,久废 。玉鹅峰分东西两大支,如巨人举两臂 。
分水坳水东流,循左臂而东南注于罗水;坳水西流,循右臂西南流注坳岭 。其间有石洞、青霞谷、朱明洞、幽居洞、白云洞、龙王坑、黄龙洞、华首台及大洞诸山,其结顶皆为玉鹅峰 。
近人比拟为“倒垂折扇”,形象而生动 。玉鹅峰下大慈洞有风洞、云洞和雨洞3处洞穴 。
玉鹅峰东南为云峰(云峰岩),峰顶奇石昂首如虾蟆,亦名虾蟆峰 (蟾蜍峰) 。云峰东南为玉女峰(美人峰),峰顶有瑶石台,岩台纹石光润如瑶(美玉),下为燕子岩,旁为香台峰和会真峰 。
这一带石壁摩空,多石刻 。又东下为朝真石,朝真石拱立岩际,内向如朝真状,有宋代惠州赵汝驭所建拂松亭故址 。
约半里为伏虎岩(鹰嘴岩) 。因其峻峭雅丽,古代士大夫多登览,亦名君子岩 。
自伏虎岩至燕子岩约2.5公里皆斩崖为路,下临深溪,怒石逼仄,迤逦不绝;土人呼为大石堆 。由此处南下,分东、西、中三支 。
东支青霞谷(洞) 。洞中原有隋代苏元朗修炼之所、明代湛若水(甘泉)讲学之地甘泉精舍,冼桂奇书堂等,今皆废为田 。
冼子读书台下清流涓涓,即通灵泉 。台南为朱明洞,洞口有古刻“朱明洞”三字,无款识,下有“甘泉”二字,但非湛若水(甘泉)所题刻 。
洞东当青霞谷口有葛洪衣冠冢 。西支幽居洞,宋代博罗县令与逍遥子结庐讲道处,有滴水岩,高六、七尺,泉声清越,逍遥子诗有:“陆颠所在闲题品,未试罗浮第一泉” 。
有石刻“泉源洞”三字于岩侧,但此地并非泉源洞 。岩后逾坳而西有书堂坑;其东南有石嘴突起如狮子昂首,是为麻姑峰,或称狮子峰 。
中支为葛洪南庵,即今冲虚观 。观前两山环抱,为白莲池,池西有宋肇庆太守县人张宋卿之墓 。
池南麻姑洞,中有麻姑坛、红花坑,坑口卖酒田 。自伏虎岩至冲虚观7.5公里,至卖酒田9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