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会产生“肌肤之丽” 。〔6〕肌肤之丽:喻指书法有人的肌肤一样的美感 。
只有活着而充满生命力的人 , 才会有肌肤的光润美丽 , 力是书的灵魂和生命 , 故云“下笔用力 , 肌肤之丽 。” 〔7〕势:本指势头、力量的趋向 , 形势 。
此指书法的形势、态势 。势以力为动因 , 运笔时采取一定的技法以取得这种势 , 如“欲下先上 , 欲右先左 。”
“竖画横下 , 横画竖下”势一旦形成 , 就不可以上遏 , 故云“势来不可止 , 势去不可遏 。”遏:阻止、阻拦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列子·汤问》:“抚节悲歌 , 声振林木 , 响遏行云 。”
〔8〕奇怪:奇异 , 此指书法形态、形式的多样变化和丰富性 。〔9〕落笔:亦叫起笔 , 发笔 , 兴笔 , 引笔 。
它是用笔法之一 , 指书写下笔落纸 。结字:指字的点画安排和形势布置 , 即安排笔画、结构字体 。
〔10〕映带:即照应关联 , 连带 。〔11〕背:背离相冲突 , 亦可谓之“乖”也 。
〔12〕转笔:笔法之一 , 与折相对而言 , 一般而言 , 篆书圆笔多用之 , 即作书时笔毫左右圆转运行 , 在点画中行动时 , 是一线连续又略停顿 , 使断连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 , 以显出浑然天成之妙 。〔13〕左右回顾:指笔毫停顿处注意连续 , 因停顿是笔毫左右圆转的停顿 , 故以“左右回顾”注意连续 , 这样不使“节目孤露 。”
节目:本指树木支干交接处的坚硬而纹理纠结不顺部分 , 此指笔画似断又连处 。孤露:孤立的显露 。
〔14〕藏锋:并非指中锋 , 可以用藏头护尾解释 。此言“出入之迹” , 即言起笔与收笔时的藏锋 , 起笔若左行 , 则先向右;至左行到收笔时 , 又退向右 , 可谓逆出逆入 , 将锋藏起 , 将力注入字中 。
〔15〕藏头:此应指藏锋 , 即中锋 。因释云“圆笔属纸 , 令笔心常在电画中行” , 若指“藏头护尾”之“藏头” , 乃起头也 , 则不可如此释也 。
圆笔属纸 , 指笔毫逆落藏锋后 , 顺势按捺下去 , 平铺纸上 。〔16〕笔心:为副毫包裹着的长锋 , 从根至尖 , 叫作笔心 。
副毫 , 笔心外围的短毫或曰侧毫 。电画:字的笔画的总称 。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 则要求毛笔中锋 。〔17〕护尾:回锋逆收 , 藏锋画中 。
势尽:笔势终尽 。〔18〕疾势:快势 , 迅疾之势也 。
但此处所指快又非单纯的快 , 故云:“出于磔之中 , 又在竖笔紧趯内 。”“啄”如“永”字右边第一画短撇 , 先是藏锋起笔 , 再折锋向右下作顿 , 转锋向左下力行 , 然后才迅疾锋利撇出 。
“磔”即波画也 , 所谓一波三折也 。第一折稍短 , 行笔略快 , 第二折稍长 , 放缓行笔;第三折快行笔 , 近出锋处 , 一按即收 。
“趯”如“永”字竖画之出钩处 , 出钩前是蹲笔 , 然后才突然而起 , 有如踢脚之力骤也 。〔19掠笔:即长行的撇 , 如“广”字 , “庆”字左下一撇 , 写长撇 , 初为竖笔 , 行至中途偏向左行;这是笔毫略按 , 使笔画变粗 , 然后作收 , 把紧行的笔毫略略放散 , 故谓“趱缓” , 趱就有散走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