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摄像阐述怎么写 导演阐述,从内容看,一般是以下几点: 1、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述; 2、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素质以及命的分析; 3、对剧中的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 4、对未来影片风格和样式的定位; 5、对节奏的处理; 6、对表演、摄像(摄影)、美、化、灯、道、服等创作的构想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7、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8、对剧本需要运用特技处理的部份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调; 9、对剧本需要运用动画制作部分提出要求,并写出详细的设计制作要求,并参与制作中 。
3. 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有哪些 表现主义的文艺观:
表现主义作家深受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影响,把外部世界当作非真实、非本质的“表象”,在这种本体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的美学观和文艺观 。可以将其概括为:世界的外在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真实,再现它没有意义;艺术的任务不是模仿自然而在于探索世界内在的本质真实 。必须认真观察和体验世界从而沟通内心世界中包容着的人深沉意识情感和能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幻象,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世界本质的真实,发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 。表现主义重视对人本身的认识和反应,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是他们的艺术纲领 。他们反对把人理想化和美化,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斯米特(1890-1966)说:“在我们这种艺术中,人并不是最高尚、最聪明的,人只是应被表现为真实的人 。”表现主义的这种文艺观和对人的基本认识是形成这个流派怪诞、神秘、抽象的基本风格的基础 。
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
(1)怪诞变形 。为了使寻求幻象,表达主观精神和对世界再创造的艺术主张在作品中得以实现,表现主义作家往往运用把现实人物和事件变形的手法,塑造怪诞的形象来制造一种“陌生化”种“离间”效果,使读者的注意力跳过具象,凝聚幻象,去把握作品的抽象意义 。为了达到“陌生化”和“离间”效果,作家往往把幻觉,梦景,神话,地狱,人间,天堂,过去,现在,将来混同交织成一种亦真亦幻,亦梦亦醒的场景和情节,形成怪诞的氛围和梦幻的色彩 。表现主义变形怪诞的基础则内心的主观感受 。
(2)人物的符号化 。表现主义不追求人物的血肉丰满和个性化,而努力通过人物来表现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抽象的意蕴,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具有符号化的特征 。为了突出这种符号化的意蕴,作品中人物的外貌特征被略去,有的连名字也取消了,诸如儿子、父亲、工人、青年、少女等 。人物成为了某种类型的代表和某种抽象本质的象征,人物的这种符号化,加深了作品内容的抽象性 。这方面卡夫卡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都是K,这个K不是实在的人,只是个象征性的符号 。人物符号化的手法几乎影响了后来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
(3)时代和环境的淡化 。表现主义作品常常没有确指的时间和具体的人物生活环境,有的作品标明:时间―――现代,地点―――世界 。表现主义作家绝不对人物生存环境作巴尔扎克式的精细描写,他们力图超越具体时代衙环境,探寻到世界和人生“普遍永恒”的意义 。表现主义作品中出现的世界,只是由幻象产生的抽象图画,是世界幻象和象征,而非真实的世界 。
(4)情节的非逻辑性和虚幻性 。表现主义作品听情节发展往往突如其来又往往嘎然而止,事件与事件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中间时有穿插停顿,时空任意倒置,无逻辑可依、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人物的行动也往往前无动机后无目的,处于一种混乱颠狂的状态 。这样形成了表现主义文学情节淡化和非逻辑性的特征 。其用意是对传统文学合乎逻辑的叙述方法的反驳,企图用外在形式的混乱来表现内在心理和精神的真实 。他们笔下的事件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种象征,是内心体验的外形式化,因此带有虚幻性 。